938.周老七献策安立志(3 / 4)

买活 御井烹香 3206 字 9个月前

密密地种一圈,只留下一条小路,在小路上再弄个木门,三五年下来也没什么野兽非得要冲进来吧?”

“第二重,我们种一些药材——这个面积是最大的,”这里周老七就用上他在辽东的见闻了。“为什么是药材呢?药材不容易吸引太多野兽,如果是稻子、麦子,那禾苗发芽的时候,对野猪等可是香甜的美食,再有一点,就是同重量的药材比食物好卖,既然我们是岛屿,那一切产品要比陆产必须更考量单位重量价格,而且药材在炮制后更耐储存,这比米好,一年陈二年陈的药材价格相差不大,或者很多药材年份越高价格也越高,米就不一样了,一年二年的米价格是不同的,陈米不可能反而卖高价。”

“在岛屿这里,交通手段单一,万一夏天一个台风,冬天又一个封冻呢?这几年天气冷,去年苦叶岛港口一上冻,不也累及立志城了么,虽说立志城是不冻港,但这又不是什么规定,谁说不冻港就不结冰的?天气太冷了都不好说的!主食,咱们自己够吃够储存就行了,不必做出港商品,去和南洋那种犹如不要钱一般的大米竞争,高寒地带才能种出来的中药材——这才是农业发展的重点!”

“双管齐下,一方面我们引种辽东已经有一定成效的培育药材,另一方面,邀请药材专家到立志城来走一走!在周边考察考察,和虾夷人交流交流,有没有什么他们惯常采用的药材,研判药性,吸收一下培育经验——这农业的支柱产业不就有了吗?而且,这药农的位置天然给谁定的——”

不亏是在参园过了一冬,还有个现成的专家老丈人,周老七这番话说出来,万义已经在记笔记了,听到他颇富启发性的停顿,万义眼睛一亮,“大和农户!可他们人数太少……”

“哈哈,万兄,你糊涂啦!你们的老本行难道都忘了吗?!”

“哎呀!可不是!”

万义大叫一声,猛然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还真是——昔年倭寇在我华夏沿海掳掠百姓,如今我们为何不能领几只船去本州岛沿海搜掠农户,甚至可以直接和倭寇勾——呃,那个……”

他及时改口,略去了‘勾结’两个字,改为‘利用’,“甚至可利用倭寇,让他们主动上岛掠卖大和农户给我们,这不就是现成的药农了?!”

“这可不好,”周老七一下严肃起来,厉声告诫万义道,“我们在沿海传播立志城的好处,吸引旁人前来投奔,或有骗诱,为的也不是伤人性命,纵有些微强迫之处,譬如以雇工为由,把人骗上船反而远航,那农户也不过是一时惊慌憎恨,等到了立志城,自然知道过的是什么神仙日子,到时候怕不是主动要把家小一起接来?”

“但那些倭寇却绝不可能如此慈悲,我们要农户,他们怕不是要把一家老小都杀绝了,钱财抢光,再把壮劳力卖给我们,这样吸纳来的人口,心中怀着仇恨,如何能和我们归心?彻底成为百族中的一员?这样低劣的手段,形近匪类,又怎么能在买地的体系下为一城的首脑?难道,就不怕步叙州后尘,被六姐翻了旧账,甚至,说得诛心一点,摘了果子去么?!”

前头的道理,倘若还让万义有些不以为然,这最后一句话却是令他悚然而惊,冷汗涔涔说不出话来——仔细想想,买地办公室对于立志城管理方,究竟是约束好还是不闻不问的好?从叙州的例子来看,倒还是严格约束,事前警告要更好些!倘若不闻不问,那反而有郑伯克段的顾虑了!

且不论万义知不知道这个典故,其中的道理是能明白的,当下立刻肃容起身,谢过周老七的提醒,“多谢周主任,这个小便宜的确不能贪!”

很显然,此时他对买地找了个叙州吏目来立志城的用意已经完全明了,且对周老七的眼光已经非常服气了,把发展药材种植这一点仔细记下之后,万义又请教周老七该如何应用投靠来的虾夷人——农业没经验,刚学着弄,打猎效率低,不赚钱,对买地也没什么用处,而工业更用不上,这些人口该让他们做什么好呢?

“渔业!”

周老七对此也是胸有成竹,毫不考虑地迸出了两个字,“来之前我们都学过地理,虾夷地这里冷暖交汇,是世界级别的大渔场,如今被利用起来的资源不过万万分之一都不到,如此宝地,怎能放过?”

“渔业?这也不是没想过,但我买地沿海区域甚多,这鱼干鱼鲞实在不值钱啊!而且本地盛产的鲑鱼、鲔鱼似乎不怎么能做成鱼干,因其肉厚油多,很多人倒是用鱼油来点灯,但我们有煤油灯什么的,也用不上它——”

“鱼油点灯,岂非暴殄天物?”周老七也吃了一惊,“你岂不知,水越冷鱼肉便越是肥嫩鲜美,辽东极北处所捕的鳇鱼,自古以来都是上供的佳品,只是,从前这些鱼获都是乘着冬日挂冰壳送到京城去,给贵人享用,才能换来赏赐。但老万啊,这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辽东的罐头厂,红红火火,做的全都是鱼罐头!我们立志城为何不能搞个鲑鱼罐头、鲔鱼罐头卖到南方去?南方的咸鱼再多,比得上我们这里的鲜鱼罐头么?要知道,南方为怕鱼坏,上水那一刻就要洒咸盐腌制起来,我们这却可做口味素净,更好烹饪也更肥嫩的冷水鱼罐头,这些难道不就都是我们在渔业上的优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