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定向清洗与加强监管
他却艰难。
不过陈莲的提议也让他眼前一亮,身为一个读书人,他一直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可惜他这个理想一直没有实现,他的职位一直很务虚,而大汉却是一个极其务实的朝廷。三公九卿都是极其务实的能吏。
像他这样的职位,基本上是没有上升空间的,更不要说攀登丞相的宝座。
要是他能自理好一县之地的话,他就可以转入政务官行列,这样就有资格成为太守,九卿乃至大汉的丞相。
这个戏曲令谁想当,谁当,某要去当县令,太守施展抱负。
话分两头,在叶腾奏折到来不久,萧何也送上他的调研报告,主要讲了三川郡的情况,还有他遇到的问题,底层的百姓,对三川郡的繁荣的手工业,商贾云集的市集,快速扩张的人口都有讲,一本奏折整整写了上万字。
对于萧何介绍三川郡的情况,徐凡倒是有的想起了他后世生活城市的发展,生活在其中感觉不到,但却是每年都在进步,他记忆当中的老破小到了高中已经变成了金融大街,还山寨了一个什么双子大厦。就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对徐凡这代人来说,变革才是常态。
不过徐凡最关心的却是萧何上报三川郡纺织业的数据,550万匹,这个数字是极其庞大的,按照大汉百姓每年消耗布匹的数量,这个数字足够500万大汉的百姓使用,这还只是三川郡一个郡,整个大汉有50个郡,虽然大部分都不如三川郡的纺织业发达,纺织业也在快速增加,每个郡哪怕生产几十万匹布,这也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数字。
整个大汉不到4400万人口,要是加上大汉辐射范围内的人口可能是5000万—6000万左右,以这个时代的人消费习惯,哪怕每个人消费一匹布,大汉范围内的消费市场5000万匹布左右,纺织业以现在规模增长,大汉第二个产能过剩的行业要诞生了。
而且这次的产能过剩和粮食不同,粮食多了,百姓可以自己囤积,可以酿酒,做饲料,甚至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扩大丝麻的种植,扩大大豆,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粮食即便是不卖也是可以的,粮食特色的属性导致粮食常年过剩,商品属性的粮食会减少,大汉全体农户承担了这笔损失,没有造成经济危机,甚至对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市民有好处。
但纺织业却不一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被大汉的纺织业破坏,整个大汉纺织作坊生产布匹,就是作为商品来卖的,没有任何一个家庭可以用光几千上万匹布料,布料也很难像粮食一样转化成为多种商品,大汉的布料九成九都是用来做衣服。
只要要不了几年时间,大汉也要经历艰难的去产能过程。
徐凡道:“去找熊掌柜和宋掌柜来见朕,去给朕找钱庄的信息。”
“诺!”
一个侍从去传达徐凡的命令。一个侍从给徐凡找来大汉有关钱庄的信息。
从大汉建立投资钱庄和农业钱庄之后,战国以来的印子钱势力就受到重创,对比他们动不动就一两倍利息,还利滚利,大汉只需要两成利的钱庄,而且还不起债务也不会拉人去卖儿卖女,只是去挖矿还债,大汉的钱庄可以说是大善人。
但这些印子钱学习的速度却也是非常快的,他们发现大汉钱庄的这套制度比印子钱更加赚钱,他们放贷还是用自己钱放贷虽然利息高,但他们放贷的对象都是普通百姓,小商贾,这样无权无势的人他们才敢压榨。
但百姓能有多少油水,还不上钱的非常多,赚点小钱还把名声给坏,印子钱商在天下是处于人人喊打的局面。
但现在天子创造的这套钱庄体系,却是用别人的钱来给自己赚钱,虽然利息低,但却可以算得上是无本的买卖,而且他们用百姓的本钱,扩大了业务范围,利息低了,能还上钱的人反而更多,他们赚的钱也更多。
正好大汉开国以来,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大汉的面积不断扩大,市场不断扩大,财富不断增加,作坊不断增加,这些民间钱庄大部分都和胡亥一样极其赚钱,利润高自然推动了大汉钱庄高速发展。
徐凡在知道这事情之后,明白这样的事情是不可避免,大汉简陋的钱庄体系覆盖不了大汉的作坊,必须要有这些民间钱庄补充,不让他们在明面上发展,他们就会躲在暗地里弄高利贷,与其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还不如让他们正大光明的做生意,规范他们的行为。
当然他命人详细记录下大汉钱庄的信息,老老实实赚钱他还能忍,玩什么庞氏骗局的,徐凡直接把这些人全家流放南洋。
当今的天下,徐凡想要抓一个人,想逃都没地方逃。
经过徐凡几年清洗,现在留下大汉金融市场的,都是安心做事情的人,当然他们背后的股东也极其强大,十之八九都是大汉的贵族。
做钱庄没有强大的势力是做不下去的,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后台能让百姓信任你,把钱存入你们的钱庄,能保证其他人不会坑掉你的钱,同时要有合法讨债的能力,所以这双方的结合可谓是水到渠成。
而徐凡也是乐见其成,因为徐凡也要保证百姓在钱庄财产的安全性,没有实体行业,只有债务的钱庄主,徐凡到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