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与产业链转移
总不能真让长安城的女子少了一个差事了。”
这两年墨家也在反思,当初是不是把最低俸禄标准定的太高了,长安城现在纺织女工最低俸禄标准2300钱,但却已经没有人愿意以这个价格雇佣长安城的纺织女工了,当初长安城的纺织厂大大小小有几百家,纺织工厂需要三个工业区才能安置这些纺织作坊,长安每年生产的各种布匹超过了700万匹,还在向着千万匹的数字前进,整条纺织产业链上有几十万女工能靠着自己的手艺生活。
但这一切都随着最低俸禄标准增加而结束,长安城的纺织厂纷纷逃离,去了关中其他地区,或者就直接离开了关中,现在长安城一年生产的布匹超不过百万匹,当初的纺织中心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徐爱民道:“这用父亲的话来说,这就是产业升级带来的必然阵痛,长安城的女工虽然收入低了,但大汉其他地区的女工收入却高了,算总体账,工匠获得的收益变得就更大了,社会的总财富在增加。”
当然这样改革的阵痛还是让长安的纺织女工承受了,因为失去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量的长安女工不得不重新回去相夫教子,而失去了经济来源女工的地位自然也是不可避免的下降了。
好在这个时代大汉的工匠收入高,即便一个人做事,一个工匠也也能养活一家人,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
同时也产业升级也带来了新岗位,长安的妇女相对来说受教育程度是最高的,她们开始积极的投入医疗行业,成为大夫和护士,投入教育行业,成为幼稚园教师,小学教师,同时长安城的纺织业虽然衰败了,但服装行业又开始兴起了,大量的成衣加工厂能赚取相对丰厚的利润,即便是相对高昂的俸禄,他们也承担得起。
而长安城是是引领整个大汉服装潮流的地方,在徐凡的提示下,大汉几家服装厂每年都会联合起来,搞一个服装走秀,向整个长安城的百姓推销服饰。
当然相对来说长安城还是保守一点,服装走秀大部分都是女工,男工日常穿搭的服装。
洛阳城相对开放一些,加上洛阳又是周王室几百年来的都城,他们的时装走秀,更多的是宫廷装,贵族装,面向大汉的中高端人群。
艾强道:“这段时间我们兄弟纺织厂也在产业升级,生产更高档的布匹,开服装厂,制造更适合工匠的服饰。”
徐爱民竖起大拇指道:“艾强大哥厉害,小小的一家纺织厂被你做大做强,成为了大汉百强的工厂了。”
但艾强却叹口气道:“纺织业的竞争压力太大了。我墨家本以为这种集体作坊的模式,能够在大汉快速展开,但在那些私人纺织作坊的竞争下,我墨家的大量的集体作坊已经倒闭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竞争激烈的服装纺织行业,任何一个错误的决断都有可能让一家工厂倒闭。”
墨家已经发现在纺织行业这种充分竞争的行业,没有太大的技术壁垒,反而对营销和管理要求更高,
这不是墨家专长的地方,即便是他们也很难竞争的过私人作坊,更重要的墨家好不容易培养的人才很容易独立出去。
现在墨家基本上放弃了在纺织行业的发展了,而是集中扩张那些技术壁垒强的行业,这些更加适合墨家的发展。
同时墨家的精英也大量在陈郡,九江郡,衡山郡集中和法家,农家完成三地的改革试点。但即便在这个充满理想的年代,墨家的精英也是极其有限的,他们去了江淮地区,在长安城的力量就弱下来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徐爱民却眼前一亮道:“艾强大哥,陈郡试点扩大之后效果如何?”
艾强道:“成效极其显著,富强的陈郡且不谈,九江郡,衡山郡加入试点不但五年时间,当地百姓的收入翻一翻,郡府收入增加了三倍余,两地本是农业郡,但经过了几年的试点,两地已经加入到大汉的产业链当中,并且快速工业化,现在已经要建设钢铁厂,打算以机械制造为试点新方向。”
徐爱民惊讶道:“试点效果如此好,朝廷为什么不全面推广。”
他还记得自己差不多十年前见过的陈郡,那真可以说是法治森严,井然有序,可以说是他理想当中的大汉。
艾强道:“人才不够,想要产业化,工业化需要的人才是非常多的,不是朝廷一说改革,工厂就会建起来产业就会兴盛起来,农业社会的模式是很难适应工业化的发展了,而我大汉却非常缺乏工业人才,所以大汉的产业发展了近三十年,能成为工业郡的也不过是了了十余个。”
听到这话徐爱民有的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