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我们的华娱 > 第134章:脏水易泼,金身难塑

第134章:脏水易泼,金身难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杉便不再废话了,果断的问起了周建辉的需求。

周建辉倒是笑了起来,“我什么都不要。”

“那你这是想要鱼死网破?”陈泽杉双眸冰寒。

“噢——我的乖儿子啊,你为什么要把你的老爹想的这么坏呢?”

周建辉慢悠悠的说:“虽然我拿起了板子将你揍了一顿,但我没要你的命,不是吗?”

“虽然周杰轮在岛内的宣发受阻了,但我并没有将你们的道路全堵死,对吧?”

“和岛内的市场相比,大陆的市场更大。”

“所以,当下的你们,依旧能赚到钱。”

“只是赚的少了一点罢了。”

未来啊,有很多网友喜欢说,大陆的唱片市场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壮大过,因为在华语乐坛神仙打架的年代里,大陆的人均消费能力还不高,所以导致唱片市场的总量小的可怜,而等内地人的消费水平提升后,实体唱片又已经死了。

但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只要是和这一行真正接触过的那就知道,在诸神黄昏的年代里,华语乐坛的很多唱片都是指着大陆卖的,又或者说,没在大陆卖过唱片的歌手那都不算正当红。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人多。

岛内唱片的二十万销量乃是用两千万的人口堆砌起来的。

比例是1:100。

而大陆十三亿人,相同比例的销量那将是岛内总销量的六点五倍。

就算消费比例打个对折,那也是三点二五倍。

在这种情况下,谁无视大陆市场谁就是傻哔。

更别说,像《2002年的第一场雪》,正版销量就有二百七十万张。

这个数字别说吊打港台了,那都能吊打周杰轮了。

毕竟,刀郎的歌可没法卖遍全亚洲。

不仅如此,这种计算也不是大陆媒体自己嬴的,而是国际唱片公司自曝的。

在当年,唱片行业里就有一个公式,其全称为‘孙燕兹现象’。

公式是这样的:

东南亚歌手+岛内制造+行销大陆=红遍亚洲

这是华纳、索尼、环球、百代四家联合总结的。

其意思很简单,东南亚歌手指的是中华文化圈出来的人,只要这些人条件不错,然后和华语乐坛制作水平最高的岛内音乐公司一结合,那便能去大陆闯荡。

而只要能在大陆大卖,那便是红遍亚洲。

如果不信的话,二四年互联网上能够搜到的就有2002年10月14日那期的《亚洲周刊》。

都不需要看内页,人家直接就在封面上赤果的展现了一切。

在赚钱这种事情上,资本家从来就不玩虚的。

而说到这儿或许就有人好奇。

既然唱片公司自己都承认了大陆市场很重要,那为什么还有媒体说大陆的市场不行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啊,基本上能总结为三点:

广为人知的第一点,那便是盗版太多,真实销量真的不好统计。

九六年,矮大紧和刘幻做了一首歌,名叫《好风长吟》,上市之后盗版泛滥。

两人想要讨个说法,结果找不到主管单位,没办法,矮大紧只能去找盗版商谈判。

矮大紧提出让他们先卖十天,然后再上盗版。

但盗版商不同意,就给他们五天时间。

矮大紧反驳表示,说五天根本就没法回本,如果创作者死完了盗版商怎么活?

当这句话语出现后,盗版商这才给了他七天时间。

除此之外的第二点,那便是前文说的,很多歌手专辑上市后,可能卖不出去。

就像蔡依淋在环球的后几张专辑那样,一旦岛内卖不出去,那唱片行就得想办法。

砸自己手里是不可能的对吧?

那如何卖呢?往哪卖呢?哪里好卖呢?

就只有隔壁了。

而一个在岛内上市的专辑是不可能在大陆重新上市的对吧?

不说别的,简体和繁体那就是一个大问题。

所以,当唱片行需要用别样手段来解决积压的唱片时。

唱片公司在大陆的直接售卖反而会和唱片行们激起竞争。

是的。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事情就是这么的离谱。

第三点就更简单了,大陆太大了,分销商太多了,回款是真的很慢。

如果在实体时代,大陆唱片的回款速度能和互联网时代一样‘即时到账’。

那所有的唱片公司都会把艺人发歌后的主推地放在大陆。

正是因为其他地方回款就是比大陆快,所以唱片公司才会为了利益,先跑各地的宣发。

可就算大陆售卖困难重重,大陆挣钱的事实也不会因为售卖的难度而改变,所以,当周建辉提起了各家都会争取的大陆后,陈泽杉遍再度陷入了沉默。

过了半晌,他终于放下了找回场子的想法,再一次问道:“所以你到底想要什么?”

“还是那句话,我什么都不要。”周建辉淡淡地回。

“这不可能。”陈泽杉不信。

“这有什么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