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察百代之弊,生百代之弊
如今太上皇,三代皇帝对前明时期形成的将领的“家丁部曲”与地方驻军共同组成军队体系和战斗力的行为不断进行打击。
到如今,国朝虽然付出了让女真崛起霸占辽东多年的代价,但朝廷内外始终没有形成明末那种将领以家丁部曲为主要战斗力的弊端。
就算是四王八公那样的将门,他们也只能接受诏令才能掌握军权,自己根本没有私人武装力量。
这跟明末李成梁能拥有六千家丁私兵部队的局面完全不同。
如今辽东被平定,朝廷要用什么法子治理,这是跟黄台吉和女真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
如果继续沿用以前“巡抚掌权、总兵镇抚”的定辽之法,中军主力一离开辽东,辽东必乱。
但若用前人尤其西汉早期以宗室掌控地方之法,肃藩的人固然能掌握辽东,可皇帝一定不会放心。
朝廷也会不断弹劾攻击。
这样的话女真人就要付出一些年月,等大虞皇朝自己闹内讧,而后再北上夺取辽东。
回到大殿,黄台吉定下“静观其变”的决定,遂等待城外传来消息。
李征与孙传庭毛文龙等一路南下,当日傍晚驻扎休息时,孙传庭也问起将来如何安定辽东。
李征问他有什么看法,孙传庭说,皇庄掌握土地供应军队,同时用土地政策吸纳更多汉人到辽东定居便可。
这是好办法。
皇庄掌握着大量土地,利用百姓土地所产略有不足而付出微薄的报酬,吸引百姓到皇庄帮忙生产。
如此一来,大量的粮食就集中在内帑皇庄手中,皇庄完全可以直接供应当地驻军。
如此,辽东经济军事掌握在皇庄手中,外廷干扰不到。
毛文龙不是很赞成,不是因为他有什么利益。
他本来就不是一个能发展的人,在中军威慑之下能给他高官厚禄他就知足了。
“大王,孙督帅,皇庄固然好,掌控地方也很严密,可在名份上终究差了一些,很容易给外廷插手机会。”毛文龙忧虑。
他是最担心这个隐患的。
朝廷若找准时机插手辽东,以巡抚甚至三司建立行省,他这样的军头就最是危险。
皇帝能容得下他这样的人,朝廷绝对容不下。
孙传庭在这个问题上就不说什么了。
将来怎么治国那是储君自己考虑决定的,外臣不能多嘴。
李征拨弄着火炉里的炭火,初步与这些督帅透露自己的想法:“要安置辽东,凭传统之法是不行的。黄台吉这个人雄才大略,他拥有努尔哈赤的智慧,如果用中原成熟之法治理辽东,他一定会找准时机反扑。”
“是,但要用羁縻之法那肯定不行,”毛文龙道,“恐怕也只能用宗室镇守、行省三司与府县制度进行控制了,臣这样的军头,最怕的就是这些文人也跑进来。此前在辽东,臣这样的军头所用之法有太多弊端与漏洞,文官集团可不管这些,他们恐怕要弹劾。”
这是推心置腹的担忧。
李征看孙传庭,孙传庭脸色也很不好看。
他是文臣,但不属于文官集团,也知道治理辽东用文官那一套行不通。
于是李征初步透露:“没那么麻烦,肃藩三位郡主至少要留下一个总督辽东,皇庄掌握大多数土地支撑军队,这是经济与军事;此外以轻徭薄赋甚至不徭赋吸引人口形成汉人数量上的优势,这是政治经济上补充。至于治理,辽东新定,与漠南漠北一样,以军管闲控制。”
“军管?”两个督帅一起惊讶。
“军管,成立禁军以总兵率领,就地征召人手建立卫戍军以都指挥使、指挥使统领,总督总领禁军卫戍军。各地不设府县,以都指挥使、指挥使及千户立地方,如沈阳不设立州府,以沈阳指挥使治理本地。”李征道。
这法子并不太稀罕,自古以来就有这种方法。
而且从国朝现行制度来看,这也只是抽走了省府县三级地方衙署,将地方政务权力归于军事衙门而已。
这样一来,可保证禁军掌控征讨之权、卫戍军掌握地方军权。
但这样一来也会造成军事将领权力过大的弊端。
如三位郡主,她们在禁军之中很有威望,必能深刻影响卫戍军。
一旦肃藩有什么想法,那辽东可就危险了。
然而,孙传庭毛文龙对此并不担心。
至少在三郡主掌控辽东时代他们不担心会有什么问题。
肃藩以武力为天下第一宗藩,凭忠诚而成为天下唯一宗藩。
若脱离了忠诚,肃藩也就成了众矢之的了。
何况,李征手握中军这六七万人,林丹六十万大军加黄台吉三十余万大军都被他横扫,天下哪个不怕死的敢跳出来试图封疆裂土?
故孙传庭道:“如此,辽东乃国朝屏障,其独特性与战斗力都冠绝天下。然中枢有大王指挥中军,臣以为,天下无论外敌还是内患均不足为虑,唯一可虑者,乃千秋万代而已。”
是啊,任何一个新打下来的地方要安定下来,那都需要一代人一代人推进。
这种事急不来。
左右无事,三人讨论百代所行之法,尤其孙传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