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纵横家人才
秦王政反
岁, 观念已根深蒂固,要掰回来,谈何容易。
儿子, 那也没用。他肯比儿子先离世
,等他一死, 儿子继承王位,
随他去吧。
又不是小孩子, 当那么多年秦王,
, 不会冲动行事的。
秦王政摆摆手让儿子消停点。
他不管扶苏怎么的, 扶苏也少来洗脑他。有这功夫多看两封奏折,比什么都强。
扶苏乖巧地闭嘴。
时过得很快, 派往韩地的秦吏在当地适应得不错,看样子再过几个月就能彻底上手。
其实韩国和秦国交道的次数非常多,毕竟就堵在大秦东出的道路上。这些年来被大秦左啃一口右啃一口的, 啃到灭国时只剩下巴掌大点的地方。
也就是说,大秦其实接收韩国的地皮和人口很有验。相比其他地界, 同化韩人是最简单的一关。
不独是韩国, 居住在各国交界地带的黔首都差不多。
战国时期大家互相攻伐, 边境城池变动极大。
哪怕不算那些被战国七雄吞并的小国, 光看七雄各自占有的本国城池,也时常能够看见归属权的变更。
今年仗, 赵国赢, 是魏国割几座城给赵国。明年魏国来复仇, 赵国输, 割另外几座城还给魏国。
还的都不一是之前抢来的那些。
六国黎庶今年是赵人明年是魏人,过几年又变成齐人、燕人……这么折腾下来, 谁还有国家归属感啊?要不是周天子实在没有存在感,大家能更倾向自己是周人。
所以那些叫嚣着要复国的,怀念故国的,除各国贵族之外,也就是长期居住在远离战乱地的黔首。
越靠近国都的,能归属感越强。
——韩国除外,韩国只剩个国都。
扶苏并不担心那些战乱地带的庶民会生事,他是战国时期真正饱风霜的人,天下能再无战争他求之不得。
但是太平地界的那些就不好说,这些人寻常也就是应付一下征兵,自己的家园不怎么受到侵袭。
若是大秦的徭役太重,让他比之下觉得还不如六国时期服兵役的话,那他就能会闹。
好在,庶民大部分时候闹不起来,需要有个领头人。
所以迁走贵族是必须的,大部分动乱都是贵族起的头。只是全部迁入关中,隐患也很大,那些人在关中也很能闹事。
关中是大秦的政治核心地带,闹起来大秦的影响太大。尤其咸阳附近和函谷关一代,绝不能给他机会接近。@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扶苏皱眉看着舆图。
若是把贵族迁到西北蛮荒之地,确实以防止这群家伙折腾。但,那里接近诸戎和匈奴,那群人倘若脑子不清醒勾结外族,也是个祸患。
关中不行,西北不行,巴蜀就更不行。
巴蜀是大秦很重要的粮仓,而且还有天险阻隔。他在里头把控住入蜀的道路,就能自己关起门来过小日子。
父亲当年把人迁入关中还真是没得选,不放在六国故地,那就只有关中。好歹关中有重兵把守,以盯紧那群人。
果然还是杀最方吧,就是无故斩杀那么多贵族,容易引起六国反弹。
扶苏指尖轻点桌案,开始思索要如何借刀杀人。
能不自己动手是最好的,找个注要死的家伙来背锅。全程最好都不要有秦国插手,免得沾上一身腥洗不掉。
之前针韩国逃走的旧贵,扶苏的法是让齐王出手。齐王身边的相国后胜收大秦的好处,以帮忙说动齐王犯蠢。
一事不劳二,扶苏觉得齐王建确实挺合适的。人傻,钱多,胆小,且劝。
但后胜不是傻子。
只杀一点韩人他能出手,杀光别国贵族,后胜是绝不会干这种自掘坟墓的蠢事。要说服他这么做也不是很容易,倒不如法子绕过他直接去忽悠齐王建。
论起忽悠人,哪有比纵横家更擅长的呢?
惜秦灭六国之际,纵横家隐退,基本没人蹦跶出来找存在感,抓个壮丁出来都不容易。
因为现在这个时机不好,给不他什么展现自己的机会。
若说要力挽狂澜,没人有那个自信以说动六国联合抗秦,阻拦天下一统的脚步。而投身秦国的话,大秦将领足够厉害,又给不他什么施展的空。
所以他在等,等大秦一统后因为种种问题自行崩溃,那时是他的舞台。
这些聪明人其实都看出秦国存在的问题,因此上一世会出现天降陨石后,有人在陨石上刻字“始皇死而地分”。
这不是神迹,只是那些人推测出大秦极有能发生的未来罢。
惜,他错估扶苏这位太子。
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