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9 章 名家的嘴
听闻赵国贵族破城之后被俘虏,于是受尽了秦折磨。但主动投降的韩国贵族却很受礼遇,有都开始入朝为官了!”
魏王气得脸色发青。
这么意思?他魏国还没灭呢,这群就开始琢磨去秦国另谋发展了?
两个月后。
家弟子趾高气昂地随着押送魏国权贵的军队回到咸阳,无视了王贲部下看他的复杂眼神。
哼,现在知道他多有用了吧?老骂么“耍嘴皮子的”,嘴皮子利索也是一种本事。
秦王政匪夷所思地听完了这番破城的全过程。
末了,他问道:
“所如今大梁城中的庶民,有多少信了家弟子的说辞?”
王贲的部下表情僵硬:
“大半都信了。”
魏国贵族成为阶下囚之后,不少庶民宁愿淌水都要赶过来啐贵族一口。
他固然计较秦军淹城的举动,但更恨叫嚣着淹死他无所谓的贵族。
秦军好歹表面功夫做得漂亮,学着家弟子嘴上说着各种解救庶民的。庶民一向淳朴,不少都信了,而且谎说多了确实容易被当真。
更要的是贵族学不乖,都成阶下囚了还端着身份。有觉受了庶民的欺辱无法容忍,关在囚车里还口吐芬芳,越发拉稳了仇恨值。
全靠同行衬托了属于是。
秦王政委实是想不到大秦有一天能成为正之师——不靠身努力,全靠家一张嘴。
果然,他之前觉得扶苏适合加入家是对的,他都是一路。
不过通过这件事,大秦虽然尝到了甜头,却更叫秦王政警惕起来。
民众如轻易就能被煽动,侵略都能被三言两语美化成解救。倘若大秦不这一招牢牢掌握在这里,而是被六国之学去了,等待大秦的是万劫不复。
秦王政沉吟片刻,对扶苏道:
“百家学说各有长处,无论哪一派都不可轻视。待天下一统,必须由官府出面进行规范。”
不能放任诸子百家在各地乱窜了,得进行集中管理。
烧书是最简单的控制思想传播的办法,但书可烧,总不能全杀了。
之前扶苏让阴嫚他去弄新的教材,删减了百家学说。后所有能接触学说的都是大秦官学里出来的秦吏,算是己,被六国利用的概率不大。
可天底下还有那么多早就学过的才,这些该怎么管理呢?
扶苏想了想:
“那便设立正统机构,百家弟子造册,明确师承。”
既然是大一统王朝,然有权利规范学术领域的乱象。
诸子百家现在各派师承都乱的很,不如出帮忙梳理一番。谁是谁的弟子,像户籍族谱一样登记起来。
朝廷愿意帮百家做这种事情,百家弟子理当感激。有了明确的师承录,才显得他不像个草台班子不是?
等册有了,那事情就简单了。谁搞事情,在官方档案记录在册,会连累得师门上下全部丢。
而且他还可在咸阳附近挑一座城塑造为圣地,宣扬只有待在那里做学问的百家弟子,才是最有本事的。在外头各地乱窜的,都是上不得台面的门外汉。@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用这一招,就可主动引诱有本事的往圣地跑。
而在圣地待久了,受到周围的影响,比起去地方闹腾,他然会更倾向于进入国都的中央官吏体系里发光发热。
秦王政听罢问道:
“你觉得哪里合适?”
扶苏答:
“然是镐京。”
周朝旧都镐京,在咸阳隔壁。当初秦王尊奉天子为借口,没有直接镐京为国都,而是在附近建立了咸阳。
等日后天下一统,大秦当然不屑于舍弃咸阳迁都镐京,他没必要借周朝之势巩固己的统治。
而且大秦不搞分封,还是和周朝区分开来比较好。
不过镐京毕竟在天下心里地位特殊,做不了都城的,塑造成圣地倒也不错。
去除掉镐京的政治意,把它打造成一座庞大的“学宫”,对秦国也更有利些。
学术中心就在国都隔壁,也方便输送才。顺便能国都减负,分担一下都城的口压力。@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秦王政微微颔首:
“那便镐京改个字吧,既然不再是京都,就不好用京字了。”
扶苏好奇地问道:
“父亲准备改个么字?”
秦王政早就想好了:
“长安城,让他安安分分地待在那里,只做学问,不要生事。”
扶苏提醒:
“关中已有长安乡,乃是当长安君的封地。”
长安君成蟜,其封号的缘故,封地也改为了长安。不过只是个乡,比不得镐京规模庞大。
秦王政轻嗤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