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 第二次巡游
。那些经费一部分进了县令的腰包,还有一部分则拿去填了别的窟窿。
有些县是这样的,之前的长官管得不好,留下不少烂账。后继之人除了想尽办法补上去,也没别的法子。
捅出去吗?
不是所有人都敢捅破的。
尤其前任背后有势力的时候,得罪他一个,就是得罪那一大家子。更何况有的时候自己就和前任有亲戚关系,只能给对方擦屁股。
这次的县令自以为聪明,找到机会平账了。要是没个修驰道的钱,他恐怕只能学着前任一起弄个表面光鲜出来,然后等自己任期满了丢给下一个倒霉蛋接手。
可是县令错估了一件事——
“县令贪了一点钱,底下征伐民夫的人也贪了一点。监督修路的管事再贪一点,发下去修路的钱就不够了。”
你贪一点我贪一点,本来填辙痕绰绰有余的钱,变成了只够勉强修完这段路。民夫拿到的徭役钱少了,做工时自然
不会特别细致。
管事自己也觉得这条路挺好的(),不用仔细修?(),于是没人紧盯他们。大家想尽办法偷懒,路就修得马马虎虎。
哪怕管事盯得紧也没用。
钱不够,修路的材料都凑不齐。土路也不是随便哪里挖点土就能修的,朝廷发下来的钱可不只是给民夫的工钱。
本来只夯实车辙的部分就不如夯大片的路段容易,车辙细细的,夯起来很费事。
古代修路是把土盖上去之后,用重而平整的石块反复砸,把它砸得严严实实,这就叫“夯”。
可是这样一来土层的厚度就会降低,需要不断填新土来抬高路的厚度。
现在土都不够,夯什么?
留了足够的土把整个路面夯平整了,假装这是一条新路之后,大家就各自散去了。至于辙痕那里不是夯实的土而是单纯填上了浮土,大家就假装不知道这件事。
然而这种事情是瞒不了人的。
马车来来往往,会把浮土都压实,重新露出旧辙痕来。
联通直道的这条路随着直道修建完成,来往的人越来越多。走的车子多了,车辙被进一步加深,加深的速度远超县令预料。
本来县令还想着这条路修过后能多撑一段时间,说不定可以撑到他重新凑够钱再修一回。
没成想始皇帝第一次巡游就走这里过。
县令自己很少往这儿来,倒是不清楚车辙的情况。看到的时候自己都吓了一跳,直接忘了要提前下马的礼节,一路狂奔到了太子跟前。
然后脑子一抽,就忘了自己先前想了一路的借口,张口就自爆这是条旧路。
扶苏听着这曲折的故事,夸赞道:
“真是精彩,明日写下来传往大秦各地,让优伶表演给大家看看。”
蒙毅一听,也跟着额头冒汗了:
“殿下说笑了……”
这故事放出去,哪里是给大家欣赏的,分明是拿去吓唬各地县令的。毕竟挪用公款这种事情,肯定不止一个人做过。!
() 无字惊鸿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