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理 , 有事先上报给尚书 , 再由尚书呈递给天子 。
六部之下官职封为二十四司 , 每个官吊都可以各司其职 。
当然刘彻也并没有立刻就废了丞相这个职务 , 只是暂不选择丞相人选了 。
原三公九卿之中 , 九卿变为六部 , 三公职务不变 。 但三公之首的丞相已经不设人选了 。 现在三公之中只有御史大夫张汤以及大将军卫青了 。
张汤在被污蔑陷害之后 , 虽然得以昭雪 , 但刘彻似乎对他也有些芥蒂了 , 而根迁升职为吏部侍郎 ( 副 ) , 根弘羊调为户部尚书 ( 正 ) 。
根家父子一个管钱一个管职务 , 父子同朝为官 , 根迁又尚了东海公主 , 不能说权倾朝野也可算是勋贵滔天了 。
刘璃将桑迁留在长安的用意 , 就是为了让他赶上刘彻的改官制度红利 。 他若是和自己来到了东海国 , 他们夫妻固然可以日日在一起 , 一起共创东海 。
但是这样的话 , 刘彻修改官制的事情就轮不到根迁了 , 这等于他之前的努力白干了 。
如今朝中尚书一职还是由之前在刘彻身边服侍的小尚书担任 , 那些新封的六部尚书哪一个曾经的爵位不比这个小尚书高呢 ?
因此每当小尚书见六部尚书或侍郎们的时候 , 都战战兢兢的 , 搞得好像地位颠倒了一样 。 没办法 , 谁让大汉所谓的尚书就只是一个专门给皇帝管理书籍的小秘书而已呢 ?
所以此时的小尚书对天子是绝对没有二心的 。
元鼎二年这一年倒是难得的风调雨顺 , 等了九 、 十月丰收的时候 , 稻田里一片金灿灿的黄色 , 好看极了 。
刘璃从来没有这么喜欢过这样的橙黄的颜色 。
东海国各郡县简直是大丰收 , 百姓们看着庄稼地里的收成 , 高兴得如同过年一样 。
等收成上来 , 官吏们来收税的时候 , 他们都是笑着将该交的税给送上去的 。
刘璃在五个郡都设了粮仓 , 将收上来的粮食填满粮仓后 , 还剩余非常多的粮食 , 刘璃让士兵将这些粮食统一装车运送到王都来 。
第一年的收成这么好 , 刘璃心里大概预算到了 , 如果用今年的收成去还父皇借给自己的那笔钱 , 其实也够还了 。 但是她说的还钱日期是明年秋收 。
她目前收上来的粮食自然是用来做贸易的 。
运输粮食的马车是经过墨耳改装过的 , 整个车厢就如同铜墙铁壁一样密不透风 , 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出现粮食损耗 。
刘璃在丰收之前就和朔方郡的郡守联系过了 , 西北苦寒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 ,
因此那边的主粮都是以小麦和小米为主 。 如今他们东海国多收上来这么多粮食 , 自然要卖给想要稻谷的地方了 。
朔方郡自然就是刘璃的首选 。
如今整个朔方郡几乎没穷人 , 朔方郡太守也乐得和刘璃坐这个生意 , 刘璃将多出来的稻谷卖给了朔方郡 。
百姓们缴纳了赋税之后 , 家中还有不少余粮 , 足够他们吃好几年的 。 刘璃安排各地方县令征收百姓家中余粮 , 愿意卖得只管拿去县令府售卖 , 不愿意售卖的也不强求 。
也就是在这样一个众人欢颜的时候 , 朱山拙向刘璃提出 , 愚要去长安将自己父亲的灵枢迎回故里 。 如此有孝心的举动 , 刘璃自然点头答应了 。
各地县乡又收上来不少的粮食 , 刘璃又以同样的方式卖去了其他地方 , 赚到了一笔差价 。
刘彻自然是知道刘璃卖了粮食换钱的事情 , 一开始他还不以为意 , 愚着就几个郡的粮食产量能多到哪里去 ?
然后他就听到汇报 , 阿璃不仅将东海国五个郡的粮仓都填满了 , 甚至还有很多余粮 。 就这样她还能卖给朔方郡整整十量马车的粮食 。
刘彻错愕 :“ 阿璃哪来这么多粮食 7“
众人一问三不知 , 刘彻没办法只好安排人去调查 。 使臣不远十里来到了东海国 , 却被告知大王去了东海郡 。
使臣只能一边打听这边的农耕庄家情况 , 一边又前往东海郡 。
刘璃又有了一笔启动资金 , 便开始琢磨着去东海郡炸矿山了 , 据说莱芜县金属矿很多 , 若是能够挖到金矿岂不美哉 ? 就算没有金矿 , 单是铁矿和铜矿就已经很不错了 。
想要炸矿山 , 那么以前用的那些炸药显然是威力不够的 。 所以这段时间她特意等了多一点的原材料 , 准备最后做一个大的 。
不过炸矿这种事情她以前也没做过 , 倒是在电视剧里看到过几次 , 她也只能瞎猫碰上死耗子 , 先试试看向效果了 。
很快刘璃就做好了三个爆炸威力巨大的炸药 , 选矿山的时候她也选择周围没什么植被的矿山 。 不然爆炸的火苗不小心点燃了树林 , 她这不是没事找事么 ?
刘璃选了一座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