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回家
焦刚停下跑步,说道:“就是这样?我1点都没夸大事实。分给我的就是还没有来得及装修的房子,我问他们为什么没装修,他们答复我说,房价跌的太狠,加之资金问题,就没再装修。”
政策规定,房地产开发商在拿地进行商业开发的时候,都要预留出1部分楼盘用于城市低等收入人群的居住用,普遍做法就是单划定1块区域作为廉租房。当然,这些为廉租房而建的廉租房,即便装修了,从各方面讲都不如普通的商住房,但却能满足居住和生活,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那你现在装了吗?”荆涛问道。
焦刚说:“我没装,并且说不要了,退回去,我可以在门店将就,但退回去还不行,他们说,政府下了死命令,必须保证纺织厂所有的拆迁户都有临时住房,如果我退回去,他们就会挨批,还说这是硬指标,你说你们政府工作怎么这么发死?”
荆涛说:“确实是这样,为了防止安置拆迁户的工作打折扣,市委和政府确实是下了死命令,几次常委会扩大会研究这事的时候我都参加了。”
焦刚说:“我理解政府的好意,但也别搞这么教条,有的拆迁户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对于这些户来说,他们不需要临时住房,搬家是件很麻烦的事,即便是简单装修拎包入住的廉租房也1样,更何况那些分到毛坯房的人,他们不可能掏钱去装修的,所以结果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荆涛问道:“据你所知分到毛坯房的人多吗?”
“还不算多,有2十多户吧。”焦刚说:“后来我也了解到1些情况,政府下的文件,要各个开发商拿出均等数量的廉租房临时安置我们这些拆迁户,和我1样的有2十多户就分到了其中1家开发商没有装修的廉租房。”
荆涛又问:“那你有门店可以住,那些人家怎么办?”
“没办法,我听说最近政府也在协调,哪怕不装修供水供电也行,据说这家开发商的老板被异地检察机关带走了,既然开发商指望不上,完全可以将这2十多户均摊给其他开发商,眼下这才是要紧的。”
荆涛心说,最要紧的就是纺织厂的回迁楼快点完工,早日让这些拆迁户回家,这才是最根本的。
赵丽问道:“这已经很不错了,最起码有人管这事了,不像以前,告状都没人管,告了也白告。”
荆涛又问道:“现在回迁楼建设到什么地步了?”
焦刚说:“已经封顶了,现在正在外装。”
“我听说拆迁户成立了1个委员会,可以进场监督施工进度,有这事吗?”
赵丽说:“这个主意就是你这位老同学提出的,我开始说他异想天开,没想到提出后,居然被政府采纳了,而且现在的施工方也没说什么。”
焦刚说:“不这样不行,你知道吗,他们给回迁户盖的楼的质量和商住房就不1样,不说别的,就连使用的钢筋都比商住房的细1号,我们自己成立了质检组织,专门监督他们偷工减料的问题。”
“以前造成的问题怎么解决的?”荆涛关心地问道。
“能返工的返工,不能返工的加固,这1点市里非常支持我们,毕竟政府也不愿看到有1天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大楼倒塌吧。”
赵丽说:“上周封顶,市委书记来工地转了两3次,都是自己来的,没有前后呼应,他说他就是不放心才悄没声息地过来看看。”
焦刚和赵丽说的荆涛还真不知道,看来,郑玉德主政清阳以来,在民主建设上,的确有了很大进步和改观。
在头走前,他再次来到郑玉德的住处,敲门,仍然没人应声,这才死心离去。
按照惯例,就是他不值班,也习惯早上来单位转1圈,今天值班领导是周娟,由于原定的拓展训练是两天,大部分人都提前安排好了工作,所以周日这天单位没有几个人来加班。
他驾着车,轻松上路了。
不到两个小时,他就到家了,他家所在的位置是县城边缘地带,也可以叫城郊地带,紧挨着古城门,院落,还是爷爷奶奶在的时候的院落,原先的几间砖坯房,早已被父母翻盖成了两层小楼,院落没有小时候那么大了,但却规整了很多。
如今,周围的许多人家都去城中心买了楼房,但他们1家人对爷爷奶奶留下的这个独门院落情有独钟,这里出生了爷爷、父亲和他3代人,据奶奶跟他讲,他们原本不是这里的人,是爷爷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做生意来到这里,后来娶了老板的女儿也就是奶奶的妈妈,才在这里落了户。
奶奶还说,他们家在城里有许多铺面,后来都归公了,他们就回到这个老宅。别说荆涛感知不到过去家族的辉煌,就连父亲都没有印象。在荆涛的印象里,这个院子每次回来都仿佛看到爷爷奶奶进进出出的身影。
在今天的城市,哪怕是县城,如果有这样1处老宅,是1件很奢侈的事。
因为老宅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古城门保护区,所以这里也不可能被拆迁,于是,老宅和周边的房子都被保存下来。
他家翻盖房子的那年,县里还没有明确规定不得盖楼房,等他家盖完楼后,才有了明确的文件规定,这也是后来再也没有楼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