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千古一帝?
第399章千古一帝?
“哎哎哎,老头子,你急眼干什么!”朱樉立马就闪到了一边,警惕的盯着朱元璋。
朱元璋怒目而视,说:“兔崽子,咱那点事你非得挂在嘴上么!以后史书怎么写咱?乞丐还是放牛娃啊!咱不要面子的?”
朱樉一听,一向不顾名声的朱元璋竟然开始想着青史留什么样的名声了,立即正色道:“老头子,你错了!细数历代开国皇帝以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像你一样这么低的?就那刘邦好歹也是个泗水亭长。你呢?开局一个碗,从一个放牛娃,乞丐,和尚一步一步到开创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试问谁能比的了你?你让李世民来他也没你这成就,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扫灭草原,西征欧洲,将大明的版图扩大了五倍不止!以后不管你在史书上名声如何,就单单拿出你的功绩就可称得上千古一帝!”
“就算我大哥或者雄英即位后大明比洪武时期更加强大,那也是站在你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的成就!”朱樉一口气说完,说的朱元璋站在原地竟然脸红了!
此时一直听着的朱雄英跟朱安安朱杰豪都来到朱元璋面前,跪地大声喊道:“皇爷爷,千古一帝也!”
朱元璋赶忙将三个孩子拉起来,说:“都起来,都起来!”随后轻咳两声说:“咱,咱是千古一帝,樉儿说的好啊!是咱狭隘了!”
第二天朱樉对朱元璋的评价就出现在了报纸之上,原本认为朱元璋残暴的世人也渐渐转变观念,朱元璋是千古一帝的名声越来越响,尤其是各种形式演义的《大明演义》成为了百姓最爱看的,各个茶楼,戏班也加班加点的演绎。
随后的日子,朱樉带着朱雄英就在北平城内外转,朱樉没有给朱雄英讲什么道理,就是让他自己看,自己悟,每天写一篇感想交给朱标和自己看。
而在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西平侯沐英与兴明侯王保保接到了圣旨,三十万大军正在向这边赶来,沐英有些木讷的挠了挠头问王保保说:“扩廓,你说大明什么时候要跟德里苏丹国进行贸易了?这事我怎么没听说啊。”
王保保呵呵一笑,说:“我猜肯定是劳力不够了,你没看到圣旨后面最后一句奴其民么,陛下这是告诉咱们少杀点,多抓点劳力回去,这不是派了许多年轻人充当将领历练,你没发现正直壮年的蓝玉都没来么。”
“哦~~~!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德里苏丹国真的这么大胆子呢,吴王前几年就来信让咱们拦住德里苏丹的使者,不让其朝贡,原来他早就想好了!厉害~”王保保赞叹朱樉几年前的未雨绸缪,而王保保也是点点头赞同。
自己这个妹夫想法天马行空,只要他不说,根本猜不出他的意图来,想必朱樉早早安排自己来这也是早有打算,这送上门的功劳不就来了。
因为此次大军是从江南福建一带调集了三十万大军,用不到在交趾驻守的十万大军,所以沐英与王保保开始调集后勤准备物资,并且联系锦衣卫南镇抚司驻交趾的指挥使宋忠,拿着圣旨去调取德里苏丹国的消息以及征调南镇抚司的锦衣卫作斥候。
大军很快就到了交趾,沐英与王保保立即整军,与各个将校熟悉过后,补充完物资后,立即下令讨伐不臣。而王保保与沐英向交趾港口的大明海军第三舰队下达协同作战,命第三舰队前往德里苏丹国沿岸港口进行封锁,不得放走一艘船离开。
作为讨伐不臣的主帅,沐英与王保保有足够的权力调动舰队。当他们看到手令和圣旨副本时,大明海军第三舰队迅速扬帆起航,驶向德里苏丹国附近的海域。
俗话说:“人数过万绵延无边,人数过十万接地连天。”
这支庞大的三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涌入德里苏丹国的领土。德里苏丹国的边军一见到这遮天蔽日的大明军队,立刻吓得魂飞魄散,毫不犹豫地向后逃窜,连回头看一眼都不敢。
就这样,大军如同无人之境般长驱直入。凡是遇到大明军队的城池,要么望风而逃,要么主动打开城门投降。
本来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沐英和王保保早就渴望发泄一下,但这些敌人却根本不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力无处使。
每经过一座城池、乡镇或村庄,他们都会将所有男女老少集中关押起来。三十万大军如“蝗虫”过境般席卷了一半的德里苏丹国北方几个重镇。
沐英写信回去,让人前来接收这些俘虏押回大明,并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向北平报告这里的战况。
沐英与王保保站在营帐内,看着德里苏丹国的地图,商讨着下一步的进攻方向。沐英指着地图上的德里苏丹国北方剩下的城市和地区。
"这个地方看起来不错,可以作为我们下一个攻击目标。"沐英说道。
"嗯,虽然我们一路没有遇到抵抗,但这个地方属于德里苏丹国都的北大门,他们有可能要抵抗,我们现在有些深入境内,粮道是大军薄弱的地方,而且你别忘了根据南镇抚司的情报,这德里苏丹国人口可不少,军队也有几十万人,一旦我们与敌方纠缠,他们在断了我们的粮道,那这三十万大军可就麻烦了。"王保保谨慎的回应道。
两人陷入了沉思,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