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盖房子(1 / 2)

平凡的额吉 豹耳 1029 字 5个月前

大约是申奥成功那一年,商场传出了要解散后整体转包的消息。

超市这种东西当时还是没有的,据说是一帮南方人将整个商场包下来要改成超市。

从传言到正式通知时间还是很快的,老板们忙着找地方出去继续自己的小生意。

商场最后两年的生意已经稳定了下来,老举的窗帘店站住了脚,本着不离商场太远的初衷,在与商场相连的一排二层门市楼中选中了一个,楼上用来住宿,楼下用来展示。

压花机太大摆不下,又在隔壁租住了一间,两个一楼一个二楼成了新兴窗帘的雏形。

搬出来之后老举并没有很开心,房间略显得狭小,没有厕所和淋浴,厨房也是在露天的楼梯下,到处都伴随着潮湿和腐败的气味。

地面甚至都是两种,一个又瓷砖一个只是水泥地面,一排门市房最外面是修车的,然后是做卷帘门的,其次是我们的两件房,在往下依次是电气焊、网吧和诊所。

新建的时代花园小区战胜老式的章南小区成为了新的最佳住宅,地热取代了暖气片,大飘窗和独栋小别墅开始出现了。

围绕着时代花园又新兴了很多小区,我们租住的门市恰巧是距离这些小区最近的窗帘店,店虽小生意还算过得去。

马上搬出商场,老举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买地皮自己盖房子。

也是通过做生意认识了一些人,七拐八拐的买了很大一块地方,除了纺织厂我们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皮,两人还是很高兴的,周围的人知道我们买了地皮知道我们家肯定自己用不了,就开始登门想在老举手中买下其中的一半。

最终老举挑选了刚刚结婚的小隋,也就是那个媳妇屁股被摸的小帅哥做了自己的邻居,媳妇还是那个人没有换。

地皮肯定会越来越值钱,老举的初衷是买下来先放着,什么时候有钱了什么时候盖,或者转手卖出去也能挣一些,不曾想两家的想法并不一致。

两家地皮在一起正常一起盖的话是最合适的,中间的墙合用一个,这样既省材料空间也能大一些。

小隋着急要盖房,老举买地就想等,两家出现了不同的诉求,本身也倒是没起大的龃龉,不曾想半路杀出来个红军。

商场大家乐乐呵呵的坐一起吃饭,老举委婉的表示自己不着急盖房子,喜欢给老举开玩笑的红军脱口而出“你又没钱,买了地也盖不起”

如果不是他以这种轻蔑的口吻说出来,事情也不会发展到那一步,最重要的一点,他说的这句话还真的是事实。一个人漂亮你说他丑他不生气,因为你在胡说;可一个人确实丑,你又说了出来才让他的愤怒到了极点。

老举敏感的神经终于是断了,又变成了那个开着摩托车飙车拿着剪子追出去捅人的老举,抬屁股掀桌子,回家就要开始赌气盖房子。

以前的老举是没有这样在乎别人的眼光和玩笑,可能是那些漂亮的衣服让她找到自己女性魅力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女人的面子原来也是重要的。

“哪怕自己走的这条路是错的,也要咬着牙走下去,不然的话所有人都会说你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她奉行着这个原则直到今天,这一顿不欢而散的饭局是她性格转变的质变。

那会可没有小额贷款和亲戚的帮衬,就这两人的血汗钱买完地皮已经见了底,清楚的记得那年过年我去了小姨家,临走的时候两个人过年兜里就剩了10块钱。

还有很多卖材料的老板能够赊账,靠着欠款这座带院的二层小楼就这么拔地而起。

赌气的原因是小隋着急,可最后的邻居也不是他,他已经倒手卖掉了自己的那部分。

赌气归赌气,大约她心里也是慌的,从来没有欠下这么多钱,哪能踏实。

看到房子一点一点起来,成就感也一点一点的收获。我无数次的楼上楼下看着这栋房子,有院子有偏房,大门也挺霸气还贴着两个小狮子,除了欠钱和有些二逼的邻居这两个点,其他的都是开心的事。

我也在离开商场的随后一个暑假如愿以偿的上了初中,一切都是忙忙碌碌且目标清晰。

只是到了报名之前才知道,我一直都是黑户,户口本被注销,没有办法正常上学,一向要强的老举低头找到了老闫村支书的叔叔,一向温柔的老爷子居然拒绝了我们落户到村的想法。

那是我第一次见老举哭,委屈不甘写在脸上,对方是长辈,她不能再掀桌子,甚至都不敢出言不逊,只有回到三楼嚎啕大哭。

我不清楚上学的程序和要求,正好也处在不想上学的年纪,上不了学也没什么,就是看她哭的我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

最后还是托了关系花了钱给我落了户,没有耽误开学,房子的工期也没有因为没有钱而停工。

老举已经有了很多朋友,做生意的,从小一起长大的,还有上班同事,来到新的门店对邻居并不像以前一样主动。

尤其是看到年龄小的电气焊和修车铺,攀谈的欲望不是很强烈,只有卷帘门的那一家人年龄相仿,孩子也跟我差不多大,多了一些沟通。

他们工作时间长标准高价格便宜,从进入当地的卷帘门市场就赢得了大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