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蝗灾要来,百姓丝毫不慌
这边植树造林进行得如火如荼,李恪去调查蝗虫的事情,也有了眉目。
之前的蝗灾,是秦羽说服了李世民等人,而这一次,李恪的调查则更科学。
他带着农科院的学生去往各地,选了十个地方取样,最后汇总结果。
这种统计方法,当然是秦羽建议的。
植树节后,李恪就返回长安城,将结果呈报给李世民。
“父皇,儿臣调查的结果已经出来了,十个地方的蝗虫卵都非常多,预计这次蝗灾发生的面积也很广。”
这样的结果让李恪忧心忡忡。
他与皇位无缘,一心扑在农业上,农事的波动全都牵动他的心。
李世民见状也是担心不已:“蝗灾也不是人可以解决的,除非一直下大雨,不然就没办法避免。”
秦羽早就将蝗灾的知识都普及了,就是为了避免五姓七族借用这个来搞事情。
除非降雨量足够,蝗虫卵无法孵化,如此才能避免蝗灾。
李恪问:“父皇,我们能做什么呢?”
李世民想一想:“不必担忧,等朕商议过后,再做决定。”
秦羽之前警告过李恪,所以李恪现在很是知趣,坚定的远离政事。
李世民当然乐见其成。
李承乾是太子,没有过错而且颇为合格,李世民并没有换掉他的打算。
所以李泰与李恪二人,完全不务正业不理朝政,他也从不说什么。
等李恪走后,李世民让人请老家伙们都到政事堂来,还有秦羽也喊过来。
他开门见山:“李恪这次调研结果出来了,各地蝗虫卵都很多,恐蝗灾将要来临。”
戴胄道:“陛下,臣也关注此事,的确如此。”
关中干旱这么久,影响已经明显了,戴胄是户部尚书,当然不能放任不管。
李世民问:“所以现在都知道这种情况,你们可有应对的方法?”
但是大家讨论一番,也都没能拿出很好的方法。
长孙无忌想了想,才说:“陛下,蝗灾是天灾,人力如何可能解决?臣已为朝廷准备好物资,预防百姓无粮的事情发生就可以了。”
戴胄也点头:“臣认为也是如此,相关措施户部都准备好了,关中的粮食储备也充足,救灾之事是万事俱备。”
李世民听到这里,感叹道:“果真今非昔比啊。”
“陛下,如今我大唐国富民安,根基可不是小小蝗灾能动摇的。”
也是因此,即便知道蝗灾将要来临,大家都没有特别的惶恐。
但是魏征还是皱眉:“所以都知道蝗灾要到了,却什么都做不了吗?”
戴胄叹道:“我们也都想做些什么,只是苦于无计可施。”
李世民道:“秦羽马上要来,他对于蝗灾懂得更多一些,一会儿看他有什么解决方法。”
刚说到这里,秦羽就过来了。
他行了礼,马上被李世民拉起来。
“不必多礼。”
李世民直接说:“对于这次蝗灾,李恪已经调查出结果了,如此干旱,蝗灾避无可避。”
秦羽说道:“以如今大唐的科技,无法避免蝗灾。”
戴胄不免有些失望,问道:“所以,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秦羽笑道:“难道尚书并没有做救灾准备?”
“都已经做好了。”
既然已经做好了,自然不必担心。
秦羽想了想才说:“我提议将关中将要发生蝗灾一事,直接公布出去。”
“公布?”
老家伙们面面相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秦羽解释说:“这次蝗灾的影响,其实没多大,但对百姓应对来说,却是一个很好的考验机会,能让百姓们提前做好准备。”
“考验百姓?这是为何?”
李世民和老家伙们更是诧异,蝗灾考验的难道不是朝廷吗?考验救灾能力,怎么变成了考验百姓了?
秦羽说道:“我也想看看,朝廷对于百姓们普及教育进行多年了,倒是可以看看成果如何。”
李世民听懂他的意思,当下点头:“不错,从古至今,只要灾难来临,百姓难免惊慌失措,也是时候看看他们的表现了。”
他立刻做决定:“让《大唐日报》公布此事吧。”
秦羽这些年,对百姓们是不遗余力科普各项科学,这次各地蝗灾发生,他们将会是如何表现?
大家都非常想知道。
从来天灾就祖传被人利用,挟持皇上,让百姓认为皇上失德,上天才会降罪。
如今秦羽出现了,那些敢以此来要挟皇上的事情,也不复存在。
谁还敢背地里做些什么,五姓七族的结果就是他们的下场。
但是百姓会如何呢?
第二日,《大唐日报》的头条就是将李恪的调查刊登上去,直截了当写了:蝗灾再次来袭,关中有可能受灾。
文章的结论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果继续干旱,蝗灾极有可能发生。
报纸发行很快百姓们都看到了。
“蝗灾要来了?”
大家看到这个消息,都非常担忧,尤其是那些经历过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