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 > 第70章 铸币

第70章 铸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所谓前朝旧币就是明以前各朝铸造的铜钱,当时唐宋时期的铜币都能在明代民间流通的。老百姓不傻,什么样的铜钱含铜多分量大是好钱,什么样的是劣钱,用的时间长了,都一清二楚。

汉代铸造的五铢钱,就流通了500余年,一直到唐代初期还在流通使用。后世有历史研究者统计,明代所使用的铜钱中,大约有80%是唐代或宋代的铜钱。民国初期,作为中国古代使用的铜钱也还在民间流通,直到1920年左右才废止铜钱的流通。

“朕会令刑部行文各地方,严查民间私铸铜钱之事。对于劣钱,户部可以从民间回收后重新熔铸。”

虽然郭可阳也清楚,禁止民间私铸铜钱,效果可能微乎其微,但是朝廷总要表明态度。

除非能像清末那样,技术条件足够成熟,能够制造发行使用机械冲压技术生产的铜元,民间无法仿制。

否则,对于技术壁垒低下的,以浇铸方式生产的铜钱,很难有效禁止民间私铸。

“至于云南开矿采铜之事,朕自有计较。国家缺铜已是几百年了,好在我朝白银繁盛,还可以弥补铸币缺铜的不足。此事不急于一时,更非一时所能解决的。郭先生便先按照刚刚商议的执行吧!”

郭允厚走后,郭可阳便思考如何解决缺铜之事。

根据郭可阳的历史知识,清代解决铸币缺铜的方案主要是两个,一是滇铜(即云南铜矿)的大量开采;二是日本铜的大量流入。

郭可阳对于日本盛产铜的了解还源于一枚小小的钱币,那便是着名的“宽永通宝”。

郭可阳小时候在乡村,喜欢收集铜钱,曾见过许多宽永通宝,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长大后查阅资料,才知道是来自日本的铜钱。原来古代日本多铜,而中国缺铜,日本铜钱通过贸易大量流入中国。

宽永通宝是日本历史上铸量最大、铸期最长、版别最多的一种钱币,同时也是流入我国数量最多的外国钱币之一。

古代日本盛产铜,主要归功于足尾铜山的发现。

1610年,当地百姓发现了矿床,此后足尾铜山便作为江户幕府直辖矿山,正式进行开采。而宽永通宝即是使用足尾铜山出产的铜所铸造。

在江户时代,足尾铜山鼎盛时期的产铜量达到一年1200吨左右,折合明斤为200余万斤。

要知道明末时,云南全省才年产铜30多万斤,产铜最多的江西德兴、铅山年产量约为50万斤。日本国小民少,这么多铜根本就用不完,造成其国内铜价极低。

清初便是通过大量进口日本铜,来缓解国内铸币缺铜的难题。

至于云南铜矿的开采,才是郭可阳认为的解决国内用铜的关键。清初大量进口日本铜,引起来德川幕府的警惕,后来便对铜的出口进行限制。正是清政府大量开采云南铜矿,才彻底解决了国内缺铜问题。

对于开采云南铜矿,只靠民间资本是不够的。郭可阳计划自己直接投资进行开采。反正现在内帑里银子多,与其干放在那里,不如投资采铜获利。

要知道,投资开矿后获得铜料是第一层利润,自己做为皇帝拥有铸币权,将铜料铸成钱币则可获得第二层利润,就是所谓的铸币税。

这样便也为朝廷找到了一大收入来源。同时还解决了铸炮用铜的问题,当真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至于用谁去云南主持开矿采铜之事,郭可阳思虑一会儿便在心中有了人选。

此人必须清廉而有才干,还要是个自己信任的,那么便非他莫属了。正好,也给他找了个好去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