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张徨失措的咸丰,左右为难的曾国藩!
是计划彻底赶不上变化。
都是坐船惹的祸,不然曾大人何至于到如今才知道武昌的实情。
只是武昌被占,长沙也失陷于贼手,他曾大人去哪里落脚,招募兵勇呢?
曾国藩一时间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猛然间他想起了自己的一位老乡,也是他的挚友,理学名家罗泽南。
罗泽南此人虽为书生,但是胸怀大志,与曾国藩之间的感情极好。
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曾国葆,都曾是罗泽南的学生。
而且罗泽南的学生中还有着像李续宾、李续宜、王錱、杨昌濬等青年才俊。
虽然都是一群书生,但是曾国藩此刻心中却有一番别样的想法。
谁说书生就不能领兵了?
书生带出来的兵,在曾国藩看来最听话,最为忠勇,比那群丘八不知道强多少。
此时曾国藩已经打定主意,不去武昌,也不去长沙,直接回老家湘乡,去湘乡招兵。
这种家乡的兵,才最靠谱。
而且曾国藩相信,长毛进犯湖南,湖南的士绅一定会紧张不已,届时他便能获取这些士绅的支持。
只要得到这些士绅,长毛最终必定败亡。
因为熟读史书的曾国藩太清楚不过,历朝历代最终真正掌握话语权的就是这些地方士绅。
这些士绅通过儒教为纽带,相互纠缠在一起,他曾国藩可以轻松拉起一大帮士绅,可是长毛不行。
因为他曾国藩是理学名士,而长毛都是一群泥腿子,双方压根就不是一个阶级的人。
那句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说的可不仅仅是大明。
曾国藩的信心很充足,他当即返回船上,驱船驶离黄州。
路过武昌之时,曾国藩看着城头的大旗,已经从大清的龙旗,变为太平军自己的旗帜。
曾国藩立于船头,看着武昌城,双目闪烁不定。
先是长沙,再是武昌,最后一定会将这些长毛彻底剿灭,绝不留一个活口。
曾剃头的形象,已经开始在曾国藩的身上渐渐显露出来。
曾国藩的船并未在武昌停留,反而迅速南下,过长沙、湘潭,直入湘乡。
而魏源这时,也已经到了湘乡,开始收拢湘乡的流民。
......
话分两头,朝廷派来传旨的人可就惨了。
他们先是到了武昌,结果发现武昌已经被占,这群人哪还敢停留,连忙坐船跑去湘阴。
等到了湘阴之后,他们又发现林则徐已经启程前往四川了。
这群传旨的人,差点没在心里把林则徐骂死。
都一大把年纪了,不老老实实待在湘阴颐养天年,一天到晚瞎跑什么。
传旨的人,此时已经是进退两难,就在他们手足无措的时候,柳庄的左家下人告诉他们。
长沙的朱提督,是林大人的学生,可以去长沙找他,朱提督大军就在长沙,安全的很。
这群传旨的人相互看了看,此时众人之中一个吏部出身的官员说话了。
整个大清朝只有一个姓朱的提督,那就是广西提督朱元鸿。
而朱元鸿正是这次传旨的第三人。
这群传旨的人一听这话,什么都不想了,直接奔着长沙而去。
朱家军大营在长沙极为显眼,传旨的人来到大营之后,将此行的目的告诉给营门口的守兵,这才被带进朱元鸿的中军大帐。
当宣布完圣旨之后,朱元鸿坐在椅子上,轻轻敲打着桌面。
自己先是坑了广东,再然后又坑了赛尚阿,就连长沙、武昌被占也跟他脱不开干系。
结果现在屁事没有,咸丰还把他调任为湖南提督,成为湖南军事上的一把手。
这个冤大头当的,朱元鸿不好好继续坑他几次,都对不起咸丰这个冤种。
本来他只是广西提督,名不正言不顺,如今既然成为了湖南提督,
那就别怪他朱大帅不做人了。
当即朱元鸿叫来刘腾鸿,让他领一镇兵马,带着圣旨,去衡州府收拢流民,如果谁敢阻拦,就说这是新任湖南提督朱军门的军令。
要是再敢多说一句,直接以耽搁军务的罪责,就地正法。
四路人马派出去,朱元鸿就不信扫不完湖南的流民。
而此刻的湘乡县,曾国藩在回到家中后不久,整个县里上至知县,下到地方士绅,都来拜访这位中枢的大官。
当他们得知曾国藩已被授为湖南团练大臣,领兵部尚书衔,那更是客气的不得了。
这可是意味着,曾大人已经是堂堂的一品大员了。
曾国藩在家中举办了宴会,在宴会之上,曾大人直接宣布,要在湘乡招募兵勇,剿除长毛贼。
只不过曾大人此话一出,却让湘乡知县一时间有些一言难尽。
曾国藩宦海浮沉多年,自然能看出来这个湘乡父母官的异样,他当即笑着问道。
“朱大人,莫非有什么为难之处?”
“部堂大人,剿除长毛,我湘乡自然是义不容辞,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良图先生如今在湘乡收拢流民,招兵恐怕会和他们有所冲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