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苟秦 > 第26章 晋使

第26章 晋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名望自不必多说,虽然王导死后,逐渐滑落,但其依旧是东晋朝廷数得着的大士族。不过,家族盛大,人口众多,这竞争压力也大,尤其是王氏享用的政治资源,被其他家族、门阀不断挤占的情况下。

而王杨之,算是王氏后辈子孙中,比较有上进心的人之一了,当然得在保证艺术、文化修养的前提之上,再谈志向与进取。

他现年,也不过二十五,才思很是敏捷,善书画,尤长于画仕女图,好清谈,此前在吴郡当个掾属。去年的时候,羯赵内乱,朝廷以褚裒北伐,王杨之听说后,忽然觉得每书画谈玄,与美人为伴,醉生梦死,有些太颓废了。

大丈夫,还是应该建立功业,为国家黎民做些有益的事情,于是心血来潮之下,王杨之主动上书请命,希望加入到北伐的事业中去。

王杨之虽是庶出,但毕竟是王氏子孙,他的请命,还是引发了一些关注。毕竟,建康朝廷决定北伐,实在是被桓温的上表给逼到那个份上了,衣冠士族,避之尚且不及,哪有主动请缨的。

而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本就是个喜欢清谈的主,多重因素加持下,对王杨之这样的青年俊杰,自是赞赏有加,于是调他至褚裒麾下任从事。

也不知是幸与不幸,王杨之在北上之后,还没做什么,便逢代陂之战,晋军大败,三千精锐尽丧,晋军全线后退,连累二十多万南投的中原丁口死亡略尽。

王杨之也糊里糊涂地,随着褚裒自彭城南归,不过,经过这么一场经历,他也打消了建功立业的妄想,那玩意真不是那般容易的,他在徐扬经历见识的一切,实在是太惨烈了。

代陂之战的惨败,意味着由建康朝廷组织的第一次北伐,宣告破产,所有的声讨与质疑,涌向褚裒,倒也没人在意那个主动请缨的青年俊杰的心理变化。

王杨之原本想,待这股风头过去,再另想办法调离淮南,江北太危险,还是回江东作画吟诗、风花雪月舒服。但是,褚裒于去岁冬病死,荆州那边的桓元子气势汹汹,不断要求北伐中原。

建康朝廷没办法,把大名士殷浩抬了出来,这下王杨之来精神了,这可是近十来年东晋这边“装逼界”的魁首,简直是偶像啊!

有殷公统帅,北伐大业岂能无成?北伐还有希望!

王杨之往见,初履职的殷浩,是见猎欣喜,考校之,结果对这个后生,甚是满意,虽然处事稚嫩了些,学问匮乏了些,境界低了些,但勇气壮志可嘉,何况还是王氏子孙。

而王杨之的感触,也是大有裨益,论见识,论玄学,论境界,与殷公相比,实属米粒之光与皓月争晖。只可惜,王杨之并没有更多时间与机会向殷浩请教。

或许是表现得太过出众,让殷浩记忆深刻,他很快就给他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代表朝廷,准确的讲是代表他殷浩,北上河东郡,招抚苟政为己用......

前者,苟范奉命南下,他一路隐姓埋名、小心翼翼,走的是荆汉县,从桓温的地盘,乘船东下。辗转流离,等赶到建康时,已形同难民,差点连城都没法进,还是苟范在建康城外抢了几件干净衣裳与一些钱财,整理仪容之后,方才混进城中。

他找到官署,表明身份,欲求见晋帝,递上苟政的“陈情表”。然而,第一步就碰了壁,他能找到所见有司,但没有谁搭理他,建康的士族官僚们,只把他当个笑话,哪来的“野人”,竟然到帝都来自取其辱。

梁犊当初声势那般庞大时,建康尚且无动于衷,何况区区一个“梁犊余孽”的苟政。不过,随着苟范含羞忍辱,不断拜访,北方有个羯赵叛臣遣人来投的消息,逐渐传开了,但时人多引为笑谈。

后来,还是丹阳尹刘惔听说此事后,有些看不下去,将之上报会稽王司马昱。刘惔也是有名的名士、清谈家,不过,此人虽然也是好玄弄虚的主,但见识还是有一些的,至少早早地便看出桓温的不凡与野心,在桓温上位之初,便建议司马昱对他多加防备。

刘惔是司马昱辅政之后,重要的名士之一,虽然听闻苟范的情况后,只觉好笑、有趣,但看在刘惔的面子上,还是接见了苟范。

当时,苟范差点没哭出来,太不容易了,若非使命在身,他岂能受那等无视与屈辱,早就离开那座全是异样目光与嘲笑的城市了。

可以说是,拜遍建康的“诸天神佛”之后,苟范见到了司马昱,并将苟政手书的那封信递上。而司马昱只瞟了两眼,便让苟范退下,等候消息,当然这回可以住宾馆了,食宿都包了,这点阔气建康朝廷还是有的。

然后,一等就是好几天,毫无回音,以至于馆吏将苟范直接赶了出去,当时,苟范差点拔剑斩了奚落、嘲讽他的小吏。

而苟范到离开建康时,都不明白,他明明递上了苟政陈情表忠表,为何朝廷一点反应都没有,就仿佛石沉大海一般。

却是司马昱见到苟政那一手“烂字”,就知道这是一个粗鄙匹夫,当时就瞧不上,虽然苟政自认情真意切、发自肺腑,但所陈皆白话,毫无文采可言。

这样的鄙夫,又深陷羯赵包围,能成什么气候,只当是一个无名贱贼的痴心妄想罢了。苟政追忆的先辈事迹,表的那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