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涨上来了基本降不下去(3 / 3)

“每家两根?”

林董先给桌上的两位倒茶,再给自己倒了一杯,“听说是这样。”

孙老板回以叩指礼,“一根小黄鱼现在起码要280港元,一万多块钱不声不响就给出去了。”

山羊胡严董评价道:“这是有钱的主。”

林董理所当然道:“能耐那么大的人不可能缺钱。”

“这一手施压,我估计港城那些当官的今晚别想睡安稳觉了。”

山羊胡严董似笑非笑的说道:“好些人早睡不着了,想着要不要跑路呢。”

孙老板接话道:“只有那些头头才会想着跑路。”

“中下层的可能还没能贪到薪水的五倍呢,规费都有定数的,貌似只有薪水的一到四倍。”

林董放下茶盅,“听说行情是这样。”

“写威胁信的高人估计也知道行情才故意定个五倍。”

实际上确实如此,港城的普通公务人员没啥担心的,就是以后可能没有黑钱收入了。

这类已经有些身家的人看来,为了那么一点钱去赌命非常划不来。

类似探长这类位低权重的个别岗位以及各个科室负责人以上的中高级人员的总数量不是很多。

这还多亏了瑛国人‘能不管事就不管事’的原则。

不管事就不需要成立很多相应的部门,部门少就用不着设立很多中高级的职位。

70年代,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福利责任后,港城的公务人员数量才开始大幅度增加。

1966年全港城的高阶职位只有146个,到1985年的时候已经有939个了,好几倍的增长。

涨上来了基本是降不下去了!

同样的,瑛国本土,珐国、镁国等早已经在快速增长,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

发达国家包含医疗卫生教育等吃财政饭的比例远高于我们。

比如,2006年珐国10人养1人,瑛国11人养1人,镁国14人,普遍在15人左右养1人。

不是网上张口就来的‘砖家’,专门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人员指出:我国真正的问题在于‘每百万美元GDP的供养人数比例’几倍于发达国家。

但这又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是我们的好几倍。

还需多努力。

京城。

红星轧钢厂。

李铭正在开会学习京城愅委会的最新要求:全市厂矿企业要抓愅命促生产,大力开展增产节约韵动,夺取**和生产的新胜利。

增产节约、勤俭节约,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

精简人员是来真的!人数真的能降下去。

黑省庆安县已经有把干部下放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参加劳动去了的。

全国各地都有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

就像前些天学习的‘新华印刷厂的先进经验’,只是一大批实践中选出来的一个做得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