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现在开心不?(4000字)(2 / 3)

取得的又一项新成就,体现优越性,本就该大书特书。

两位厂领导都没有提报纸报道的事,这个时候,谁都不想跟京城日报扯上关系。

而且日报、晚报都没有版面用来介绍轧钢厂的职工楼建设。

‘京城出版社是‘三家村’黑店的顽固据点、批发站!’

‘我们是旧世界的批胖者!’

‘夺掉权威的霸权,打倒权威的威风!’

职工楼建成的事情不会没有报道,系统内的《冶金报》、《轧钢厂日报》会给宣传一下。

把厂领导送走,李铭带着手下人回到指挥部开会。

“下午,先修一堵围墙,从咱们这个临建房起始,把工地跟职工楼幸福新村的8栋楼分开来。”

众人都点点头,这个涉及到安全问题,不说财物丢失,就是小孩子跑到工地受伤了也是坏事一件。

虽然不至于被讹钱,凭空给人留把柄的事情不能干。

李铭继续说道:“第二批的房子只有一个户型,全都是小户型25平方米的,而且只有200套,任务简单了很多。”

“5栋8间一层,1栋10间一层。”每层一个厨房一个卫生间,这两样必备品李铭没讲。

“但是,各位不要松懈了思想。7月、8月是京城降雨最多的月份,雨水偏多的话,9月份降雨也不少。”

“鲁家山建材厂的生产也可能会因为降雨而减产。”

“客观的困难不少,厂里是给我们下达了献礼的任务的。”

邱副组长接话道:“李组长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已经给厂里打了调整工作时间的报告,把降雨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只要鲁家山那边不掉链子,按时完工应该没什么问题。”

已经升任木工队队长的张师傅,负责钉水泥板的模板,“要不是水泥固化要留足时间,工期压根不是问题。”

李铭又提起一个让人不开心的事,“大家可能都听说了,厂里打算派个副组长来加强我们的正治工作。”

“以后学习的时间会增多。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点。”

邱副组长很自然的建议道:“遇到下雨就开会?”

小魏把之前李铭跟他聊的话说了出来,“关键是场地,我们是不是要多搭几个棚,这样可以安心学习,还能挡雨存放各种材料。”

会议记录里,李铭不是一言堂,与会的人是充分发言,各抒己见。

但是这些发言的人实际说的都是李铭已经跟他们商量好的话。

李铭把一个个问题提出来,然后下面人按着他的思路提出一个个方案。

一个团结的会就开好了,还解决了各个问题。

傍晚,

95号四合院的人又聚集到一起,这次商量的是小孩读书的问题。

‘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

这个通知已经传得众人皆知。

一直还没停课的红星小学今天上午也停课了。

有些人的工作作风确实不太好,

很多做法,发到几十年后的网络上去,同样会被网友们口诛笔伐。

过一段时间,那就不大一样了。

一个比一个表现的积极,鱼龙混杂之下。

各种事情都冒了出来。

阎埠贵此时还比较轻松,主要是阎埠贵没在学校当领导,跟同事没矛盾,事情找不到他的头上。

跟学生也没矛盾,阎埠贵教的是小学,都还是听老师话的年纪。

阎埠贵整天算计着三瓜两枣的小事,没时间去谈论大事,自然没有大的把柄。

李铭扶着自行车进院子,“停课了,可以安排他们去温室大棚那边劳动,报销伙食费,院里谁家的小孩想去都可以去。”

董大爷支持道:“这个办法好。与其让他们到处乱蹿,还不如去乡下干活。就是要有大人帮忙看着。”

阎埠贵有些犹豫,“还是下个月再看吧。可能7月还要继续考试呢?”还有一丝丝希望,改通知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

“那就把他们组织起来学习思想。然后去给附近的孤寡老人帮忙干活。这附近一大片的忙好了,差不多就7月份了。”

“像跨院的大成、中院的棒梗、前院的阎解旷可以当他们的头。做得好做得认真,我有奖励给这些孩子们。”

李铭一计不成又一计,就得给他们找事做,不能让他们闲着。

这些人到时候肯定会被表扬,95号先进大院的名头可以更加响亮,他也能顺便薅点能量。

董大爷继续支持,“这个主意也很好。”

阎埠贵这次也同意道:“挺好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事情简单,三句两句就把事情细节定下来了。

闲着不用上班的阎埠贵负责这个事情,中院还没被罚扫地的冉秋月协助。

散场的时候,秦淮茹光明正大的找上了东厢房。

“秦淮茹找小铭去了。”

“棒梗的事呗。”

“秦淮茹这也是够倒霉的。”

“三大爷家阎解旷不也一样?阎解旷是马上要考高中的了,更关键的时候。”

“秦淮茹求上门,小铭也没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