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要先理清一下关系(2 / 3)

人老板,是去谈合作的,讲究和气生财,脸面上过得去。人家无缘无故干嘛为难你?”娄晓娥责问道。

李铭同意道:“是的。所以只能算是半成品,可能是工艺不行,又或者是加的面粉有点太多了。”

“目前还在试验,还没有满意的成品制作出来。”

大舅哥尴尬道:“我这也是为了哄你嫂子开心嘛。家和万事兴嘛。”

李铭笑道:“三五个月内没时间开新公司,起码要等方便面和火腿肠的生意步入正轨。”

周镇南斟酌道:“还是要多加些肉进去,不能让群众花钱买肉,结果买了一半的水回去。”

特别是不违规,去乡下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这更是现在所提倡的。

“这鬼地方寸土寸金,建工厂搞不了花样。”

‘潮侨塑胶商会’倒是大大小小厂家都有,但大舅哥不是潮洲人,不是自己人。

李铭一点也不怕会影响到港城的生意,认真的说:

“需要外贸部门的人先去调查别国同类产品的价格,有价格优势才能打败他们国内的产品。”

小伙子很不错。

把最好的大棚技术公开给了所有人,把高产的良种都拿出来送给全国各地的公社、生产队。

厂子一停工,损失的金钱是小事,生产线和供货的紊乱更麻烦。

“另外安排人去找制作储水罐的原材料,我把材料带去京城让人加工。京城的工人现在很闲。”

没有任何可被指摘之处,反而应当隆重表彰。

换国产的电机带动设备,照样运转正常。

砰砰砰,砰砰砰。

算是大功告成。

不是那种只想着自己,是为了所有人着想。

“面饼的销量有受到一点点波及,增加了中转库的库存。刚好可以用来作为停工检修之时损失产能的备货。”

不合适搞庆祝活动,李铭让大伙把刚生产出来的方便面面饼平分了。

意料之中的事,李铭懒洋洋道:“还行,不需要转产面饼生产线。”

大舅哥随口说:“问题不大,订单能接到,就是被那些洋行过一手,本来利润就不高,更没什么赚头了。”

“可是现在储水罐也不好买。”

大舅哥嘿嘿笑道:“我开了一辆新的跑车过去,他们嫉妒我了。”

建筑业的黑心老板会用海水,‘咸水屋’的质量问题是隐忧,时间长了才能发现海水盐分对钢筋的腐蚀作用。

李铭的方便面厂和火腿肠厂都是随时要用水的,更不可能去使用海水。

周镇南进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作为一名出色的将领,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观察地形几乎是本能,更何况是宝贝闺女的地盘。

娄晓娥白了自己大哥一眼,没好气的说:

“那就是你自己活该!”

“多找几个。咱们不缺养人的钱,以后再开新公司的时候用得上。”

“今天有两个混蛋挤兑我,说我应该去港城塑胶商会,去参加雀局聚餐联谊。”

见周镇南也投来好奇的探问眼神,李铭解释说:“我当时考虑的不够周到。”

“做两手准备,让几个经理继续想办法购买储水罐。”

需要重新设计设备的外壳之类的都是细枝末节,以后再说。

“即使一天吃7个面饼,也足可以供应10万人一天的伙食。”

“选结实一点的。还有油耗低一点的。”

不安分,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毛病。

听到要卖这么低的价格,周镇南也没话说了。

“等我们以后在中环建公司总部大楼的时候,倒是可以搞点艺术。”

娄晓娥奇怪问道:“你不是说要去尖沙咀,跟塑胶厂的那些老板茶聚么?这么早回来了?”

“进口1.6万元的棕榈油就可以生产70多万个面饼。”

聪明人多了去,周镇南对这个未来女婿最满意的就是这点。

娄晓娥憧憬道:“按现在的利润去算,还需要两三年才能凑到那么多钱在中环买地建楼。”

周镇南笑问道:“看起来都成型了,怎么还算是半成品呢?”

周镇南询问道:“假如把工厂就建在港口附近呢?”

周镇南点评道:“不用调味料,一天6个面饼算也要5毛钱,这样就没有钱买菜了,平常吃不起。”部队的伙食标准,每人每天4——5毛。

娄晓娥不乐意的说:“你可以随便买一辆普通的车代步。有钱乱花买跑车,你欠我的4000块还没还呢。”

“我倒是担心你们的玩具厂出问题。”

最重要的是没有私心,不藏私。

李铭本是看娄晓娥兄妹两拌嘴的热闹,琢磨了下,跟娄晓娥商量道:

“给副经理以上的人,都配一辆车。包括黄福义顾问。”

大舅哥反驳道:“你的车又不愿意借给我开。我每次都得打车,也挺麻烦的好吧!”

周晓白帮忙解释说:“是为了降低成本的,想争取在商店里卖一毛钱一根。”

半成品的火腿肠也全分掉了。

连看大门的刀疤脸乔永宽都有领到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