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下班。我们不就可以歇息会。”
李铭笑问道:“小灶的呢?你不先预备着,等会你忙不过来。”
傻柱咳了一声,“上头不是通知了嘛,不许请客送礼!”
“厂里最近在搞勤俭节约的活动,没啥人吃小食堂。我们厨房现在都清闲了好多。”
前些时候,好些单位成立了本单位的愅委会。
这么大的喜事,那肯定是要搞个庆祝大会乐呵乐呵。
兄弟单位有好事,那肯定是要送个礼、送个锦旗什么的以示庆贺。
收了人家的礼,总得请人吃一顿好的吧?
吃了人家的,总得回请一下吧?
结果可想而知,你请我,我请你,吃吃喝喝的风气大盛。
为此,上头连续发了几份通知,要求勤俭节约办事,反对铺张浪费。
轧钢厂下午还要开会学习,
‘绝不仅仅是节省几个钱的小事。.’
‘有一些人是从长期的艰苦岁月里走过来的;但是,他们进入城市以后,逐渐抛掉了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做官当老爷,脱离群众,养尊处优,被糖衣炮弹打中了。’
‘在我们的青年同志中,不少人没有吃过旧社会的苦头,没有经历过战争那种艰苦岁月的磨炼。’
‘还有些人缺乏劳动锻炼,同劳动人民的感情还不深。’
勤俭节约这个事,现在的高度是很高的,不是随口说说的事。
轧钢厂的李主任自然是紧紧跟上形势。
办公楼的人要去车间参加劳动,小食堂也冷清了下来。
遇上了闲聊两句,李铭好奇问道:“你的菜谱呢?”
“我听人说你准备找那位大领导帮你。一直没见你有动静,人家没空帮忙么?”
“愿意帮忙,还帮我打了电话过问。”傻柱接着又说道:“可惜印刷厂没空印菜谱。”
“现在印刷厂有非常重要的任务,要印刷《**选集》,今年的任务是8000万部。”
李铭有听说这个事,“8000万那是全国的任务,不是咱们京城的任务。”
“各省你100万、我200万的分开来印的,咱们京城又不多。”
全国900多家印刷厂中有181家承担了这个印制任务,实际出书3亿6877万册(折合9211万部)
剩下的700多家也有重要任务,其中印刷语录,3.7亿册。
还有《著作选读》和各种专辑本、汇编本、单篇本8.59亿册。
画像、诗词手迹、单张的语录,17.35亿张。
能印这么多,主要是需求量很大。
傻柱显然是打听清楚了,“京城的印刷厂也忙不过来!装订都找乡下公社的装订厂帮忙了。”
“而且现在还缺纸。纸张要优先供应给《选集》。怎么轮也轮不到我的菜谱。”
李铭笑了笑,“那只能再等等了。你现在闲着,可以多校对修改几次,争取没有错漏。”
傻柱嘴上抱怨,实则嘚瑟显摆,“我也就是在厂里能歇会儿。回家要带孩子,空闲时间少了。”
“这话你留着跟许大茂说。院里有老太太和一大妈帮你,几个小孩也抢着帮你照看,你带个锤子的孩子。”
傻柱笑眯眯的解释道:“我不在家的时候,得亏有她们帮忙。我人下班回去了,我也不好意思不搭把手啊。”
“嗯嗯嗯,有道理。”
李铭没有同傻柱师徒两瞎扯多久,他打了饭菜去找周晓白。
城西,食品研究室。
周晓白关心道:“今天的施工顺利吗?”
“顺利,挖土而已,很简单的事。”
“建厂房好麻烦的吧?你又多了一件事情要忙了。”
李铭随口道:“有邱组长、杜副组长他们负责,有火腿肠加工厂的人忙活,我只需要协调好物资。”
男人很能干,确实不用多担心,周晓白又说起石英机芯研究方向的事。
李铭自己提出的计划书,解释清楚其中的缘由,责无旁贷,“等我写好了,你带回去给你爸。”
“嗯。”周晓白笑着问道:“过两天采摘了香菇,我打算做香菇汤,你说加什么配料好?”
李铭哄道:“只要是你做的,我都喜欢。”
周晓白眉开眼笑道:“你提一点点意见嘛。”
李铭提了个简简单单的要求,“香菇瘦肉汤?”
“那我就试试做这道菜。”
“我先品尝你这道菜。”
“罗芸去买汽水很快就会回来的。”
“我就亲个小嘴,也很快的。”
“嗯”
午后的港城。
气温高,路面上的柏油都像要融化了一样。
李铭在中环的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吃着加了碎冰的仙草冻,“今天有点热。”
娄晓娥喝的是加冰奶茶,“港城的气温其实还没有京城的高,就是湿气比较大,有些闷热。”
“我觉得挺奇怪的,为什么港城这里居然比京城凉爽?不是应该越往南边越热么?”
李铭不以为意的说道:“港城在海边嘛。”
娄晓娥娇声道:“一南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