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不住某些人的。
“去陕邶的就不行,那里忙活一整年还是连饭都吃不饱。”
张海洋答应道:“我也还没看到详细的报告,等我拿到了的时候给你们看。”
去年秋冬开始的猪肉换火腿肠,他和采购三科陈国栋俩人在京城积累的人脉算是很可以的。
“之前采购三科有去乡下采购物资,运输粉条、生猪之类的大批货物,运输科忙不过来,就找第七车间借用了这辆空闲的货车。”
张海洋保证道:“没骗你们。肯定可以看。”
李铭不客气的责问道:“蔚主任,你找我麻烦是什么意思?”
张海洋正热情的招呼着参加下乡调查的人,他们待会儿去旁边的‘老莫’吃午饭。
因为有人定胜天的说法。
张海洋给这几位也散烟,“干旱嘛,一些缺水的地方肯定会减产,水利设施完善的地方应该还行。”
“海洋,干脆我们大家再凑点钱,一起去吃顿可以的?”
范家文也呵斥道:“这时候就精力旺盛了,巡逻的时候一个个无精打彩的,看来对你们太好了不行。”
蔚主任打着哈哈劝道:“海淀的火腿肠分厂也是你在负责,离咱们总厂还是有些远,厂里的同志会理解你的。”
钟跃民琢磨道:“今年的粮食是不是也会减产?”
“在缺水的地方开垦农田,开出的旱地粮食产量极低,人累得半死效果还差,都不够人吃的。”
找车间借车,认真计较起来确实不合规,李铭不是不讲理的人,所以他决定主动退一小步。
李铭的意思很明显,愿意配合蔚主任的工作,他给蔚主任一个月的时间在厂里立足。
范家文也是懂得套路的,“蔚主任是想拿您来立威啊!”
袁军拍了下胸口,“昨天开会预支的下乡食宿补助全都在身上。”
“你们到了乡下要先问清楚用水的情况。”
张海洋笑道:“种地是要技术的,技术好产量高。”
“今天吃的是西红柿鸡蛋盖饭,不是罐焖牛肉、奶油烤鱼、红菜汤那些好菜。”
“实际上也没报销几次,油钱基本是我负责的。”
有的人做工作,喜欢从简单到困难,讲究循序渐进润物细无声。
李科长是轧钢厂的风云人物,被新来的主任要求退回货车,他反手又从外面借了一辆更好的吉普车回来。
李铭无所谓道:“可能是那样吧!别人的心思我才懒得猜,我向来是论迹不论心。”
为了体现坚定的毅力,可能还故意要在那些地理条件差的地方整出一番事业。
“科长,您从哪找来的軍车啊?”
李铭故意不告诉他们,“赶紧去巡逻,别让新来的主任找你们的茬。”
蔚主任追问道:“现在采购三科还有下乡采购物资么?”
范家文猜测道:“科长,蔚主任他不让您开货车了?”
蛮横霸道,这是他非常不喜欢的作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钟跃民心思比较细,“大家都是兄弟,要是不合适给我们看的话,可以直说的。”
张海洋同意道:“我没有意见,不过这事得大伙一起商量决定。”
“下面生产队都说已经几个月没下成雨了,今年春季的干旱是已成定局了。”
李怀德当主任的时候就有这些办公家具,级别在那,配置不算超标。
张海洋摇头道:“看不过来呢。”
袁军答应道:“都没问题。”
蔚主任质疑道:“非得开那辆货车不可?”
刘国平也说道:“这回杨晓京你说的对。”
郑桐好奇心大起,“我们能看那份研究报告吗?”
李铭嘚瑟道:“一个星期换一家单位的借,我看他能拿我怎么样。”
帮忙泡茶倒水的秘书没敢应承,望向蔚主任。
“再说,人家周晓白和李铭是一对的,我TM脑子有病了才会抢着要人家的东西。”
“我刚好会开车,采购三科的陈国栋科长安排我来开这辆货车,给厂里运送物资,厂里报销汽油票。”
两伙人直接抄家伙干仗。
而且几位副主任也会觉得很是别扭,其他自认为和李副组长平级的人肯定有一肚子的意见。
杨晓京挑刺说道:“海洋,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们是去吃什么大餐呢。”
张海洋反驳道:“之前我也不知道你们想看,不然我就先拿了。”
“我要说厂里80%的人都同意我开那台小货车,你信不?”
郑桐插话道:“我听他们说,蒙省那里的工分分值高,有牛有羊挺不错的那地方。”
李铭礼貌的伸手示意,“您先请。”
秘书这才离开办公室走到门外。
聚集了一群小年轻。
这波操作属于软中带硬。
范家文表态道:“您吩咐吧,我们该怎么办?”
杨晓京看他们聊的热闹凑了过来,“海洋,你这副组长还是不太行啊,都是做些她们两挑剩下的。”
这事会很快传遍整个厂里,连锁的反应肯定很多。
风头不对劲,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