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清话事人 > 第219章 主公有令,火候已到,今日必破

第219章 主公有令,火候已到,今日必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19章 主公有令,火候已到,今日必破丹阳城

李郁的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嘶吼着骂出来的。

效果惊人,如同霹雳。

万余听众表情复杂,愤怒、反思、仇恨、沉默~

李郁见火候已到,决定赶紧把人扔下乡,趁热打铁。

“按照顺序,奉贤县、金山县、娄县的去那边,领取官帽、兵器,现在就回村。有军队护送。”

呼啦啦,站起来一群人。

李家军在苏州城发现了一处仓库,有两万顶积灰的老旧红缨帽,绝大多数是绿营凉帽,少数是低品阶官帽。

主要是太占体积,劈了烧火都嫌弃冒黑烟。

今日正好清库存!

如此做法看似荒诞,实则是充分考虑了大清国情的。

戴李家军的军帽?

百姓谁认识呐,只当是唱戏的来了。

“哎,只怪那主考官有眼无珠。”

“能防大股官兵,还有辎重马队。”

示警的牛角声响起,大批清军涌上城墙。

最终还是捏着鼻子接受了,土洋结合,中西合璧。

“这俩光棍咋抖起来了?当衙役啦?”

李家军提供图纸,还有一个监工,其他的统统不管。

最终决定共同进退,顺应贼求。

少一层砖,就自己填进去。

乖乖的承接下一批所谓的工~程?

贼酋虽然不给工钱,可却愿意给地契、房契。而且大家的安全也能有所保障。

不过,斗笠的搭配还是让李郁嫌弃了许久。

“啊?”

不过,气温渐高。原先的红黑上衣,黑色裤子太热了。

……

再挂上一柄刀剑傍身,极少部分表现的特别优秀积极的,额外赐火绳枪一杆。

“主公,范氏愿为帝王前驱。”

城中士绅后背发凉,既恐惧朝廷之狠辣,也畏惧占城之贼兵。

要知道,搬不走的产业可都是好东西,比如良田,闹市店铺,私宅。

以一座砖头水泥砌成的可驻兵百人的三层炮楼为核心,周围分布多个两层小型炮楼。

士绅们虽然觉得太高了,却也无奈的照做。

“此乃是主公的授意,诸位都是世代居住本府的士绅。那些产业就明码标价折算给你们。”

哗,赵老太爷汗浆雨下,村人眼睛亮晶晶。

竖着一行字:“虞山村村公所”。

“民心的本质,就是顺从。”

但帽徽要自购!

……

推演了一大通,众人无奈的承认。

合情合理的抄家,对于目前紧张的钱袋子大有裨益。

各村的村公所联络官,还有护送的骑兵数百人半个时辰后离开了虞山村。

像个面口袋,套在身上,人毫无精气神!

其次因素是颜色,选择的是设计师都驾驭不来的青色、黑色。

“落榜,不提也罢。”

“常熟县、昭文县、太仓州的去那边。”

走出去阳光一照,熠熠生辉,见官大半级。

“伤了村公所的人,大军一来,虞山村鸡犬不留。”

范族长一脸惊讶:

“敢问主公,当年师从何人?”

“爹,不好了。”

顺便提一句,李家军的春秋军服是搭配的黑色大檐帽,中间一圈是白色。

考虑到守兵的长期居住感,顶楼是平顶露台,瞭望视野开阔,又能晒到阳光雨露。

林淮生派人,将他们邀请赴宴。

“不。大军有一些工程准备外包出去,就用这些产业抵账。”

转头对着骑兵队长,恭敬的问道:

“不是,是发达了。带着大兵进村了。”

图纸规定的墙壁多厚,就必须多厚。

“吴江县,震泽县,太湖厅的去这边。”

开阔区域,炮楼不是单独存在,而是子母堡群。

“孙憨牛和刘有钱那俩夯货回来了!”

……

牌子一挂,这就是衙门了。

把珍藏的红缨帽拿出来,扣在脑门上,又把刀剑明晃晃的亮出来,摆出了衣锦还乡的姿态。

炮楼也不是笔直的墙壁,而是微微向内倾斜。

总之,李家军的到来,给当地的人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谈资。

都惊讶、困惑的看着两个陌生的“乡亲”。

问道:

“小赵,你这么不老实。那就甭怪爷手辣哦,你把121亩地指出来,其他的地我立刻没收,无主田嘛,分给全村人佃,只收以前的一半佃租。”

……

望着目瞪口呆俩人,李郁得意的笑了:

然后,交到了县城经过整理后,统一造册上交到了苏州府。

刘家的破房子门口,也挂上了一块木牌。

常熟县,虞山村。

兀思买的骑兵团,全部被撒了出去,护送这帮人归乡。

“主公有令,丹阳城已成军堡,百姓所剩无已,尽可能杀伤人员,不要击溃,要全歼。”

目前最好的出路,也是唯一的出路,就是从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