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张辽
夫妻两人收拾一番之后,刚出了房门,就听见大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秦寿心中好奇,出门一看,却见是一个年轻将军领着五个士兵站在门外。
“末将骁骑营军司马张辽拜见校尉。”
年轻人看着秦寿走了出来,双目中难掩好奇之色。
现在的洛阳城内,都在流传着秦寿的名字,一个能抵挡吕布的存在,一个从屯长,一跃成为校尉的存在,没想到,居然如此的年轻。
“张辽张文远?”秦寿很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日后曹魏的五子良将之一,威震逍遥津的存在,现在却成了自己的副手。
“校尉也知道我的名字?”张辽很惊讶。
“听说过。”秦寿这个时候,也注意到一个士兵手上的托盘,托盘之上,有宝剑和大印,顿时询问道:“文远刚才称呼我为校尉,莫非丞相已经任命我为骁骑营校尉?”
从屯长到校尉,几乎可以说是一步登天。
这种情况,大概也只有乱世之中才会存在。
“正是。末将这次特地送来佩剑印信。”张辽赶紧说道。
“文远,请。”
秦寿很高兴的说道:“没想到丞相的动作真快,这么快就定下了我的职位。”
“校尉,请。”
张辽连忙应了下来,落后秦寿半个身子,进入府邸之中。
果然是一个谦虚谨慎之人。
“不瞒文远,这个府邸一开始曹孟德的,后来他刺杀丞相失败,畏罪潜逃,丞相干脆将这府邸赐给了我,我刚刚搬进来还没有两个时辰。”秦寿指着周围,说道:“看看,连个下人都没有。”
“末将也听说了此事。”张辽面色复杂。
曹操刺董之事传到沸沸扬扬,许多人都认为曹操是英雄,但张辽却没有这种想法,谁胜谁负,对张辽影响都比较低。
“文远,说说骁骑营的情况吧!”秦寿迫不及待的想知道骁骑营的情况,若是不出意外的话,这支队伍将是自己的嫡系,日后征战天下的根基。
“骁骑营一共一千三百人,都是末将从河北召集而来的,将军为校尉,末将为军司马,有两曲,一曲由夏侯兰为军侯,另外一曲尚缺少军侯,末将亲自领之。其他尚有屯长十位,等到校尉前往军中相见,还有三百人也是末将征召而来的,只是军制方面?”
张辽有些担心。
“算了,既然是文远亲自募集的,想必肯定是精锐,那就一起加入骁骑营,我回头去见丞相的时候,会将此事禀报丞相的,这三百人充当亲兵,执行军法所用,想来丞相是不会反对的。”秦寿见状顿时不在意的说道。
他相信自己只要有合理的理由,董卓是不会反对自己的。
“现在军中尚缺少一个主簿,丞相并没有任命。”张辽又说道。
“主簿?”秦寿听了顿时明白其中的含义,这是董卓留给自己的。只是自己手中根本就没有人,想了想,说道:“文远在京中时间比较久,不知道可有合适的人选?”
张辽听了赶紧摇头,苦笑道:“末将哪里能认识什么文人?校尉太看得起末将了。”
秦寿点点头,他不知道是不是张辽故意如此,还是其他的原因。
“这个时候想征召一个主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寿心里面明白。
董卓擅行废立之事,在党人心中的名声已经差到了极点,而自己所在的骁骑营,也被党人认为是董卓的一员,又怎么找到合适的人选呢?
当然,真的要选人,朝中自然有郎官可以使用的,毕竟,骁骑营的名声虽然不大好,但毕竟千石的官员,真的征召一二,还是能找到人的。
但,这并非秦寿所想要的。
来到汉末,最好的选择就是那些名人,但想要得到这些名人,首先就要有名声,现在的秦寿有名声吗?稍微有点。
但想要征召到名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眼前的张辽,只能说是同僚而已。日后对方碰到明主,想要离开,秦寿也只能看着对方离去。
“看来,还是要去见丞相,让丞相派人来。”
秦寿顿时笑了起来,他心中倒是有一个绝佳的人选,但依靠自己的能耐,根本就请不了对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董卓下令。
既然收服不了对方,那就是先将对方拉到自己身边来,秦寿就不相信,自己连一个文人都搞不定。他需要的是机会和时间。
张辽没想到秦寿会请董卓出手。
“既然接到了任命,就要去拜见丞相,顺带向丞相要一个人。”秦寿接过任命书,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既然如此,末将先行告退,明日,末将来接校尉去大营。”张辽知道该是自己离开的时候了。
“文远明日不用亲自前来,派一人前来就行了。”
秦寿也没有挽留对方,而是亲自将其送出大门。
“文远,你我都是武将出身,说话直来直去,日后你我齐心协力,相信肯定能打造出一支精锐来。”秦寿站在滴水檐下说道。
张辽听了面色一动,朝秦寿拱了拱手,就告辞而去。
“想要收服对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