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大人,得加钱 > 第一千一十七章 朕退位了

第一千一十七章 朕退位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共和制,贾六个人喜欢,但对他的子孙十分不友好。

立宪制,他个人不喜欢,但对他的子孙相当友好。

为人父、为人爷、为人老太爷的,哪个不想儿孙太太平平的过好日子?

所以,关于未来国家之政体,贾六最终选择的是立宪制。

如此才能最大程度保全他的后代子孙。

算是重生以来在这个时代的唯一私心。

小小的那种。

立宪并不影响这个国家以超快速度向前发展,因为中国的底蕴决定这个国家只要不落后太多,随时都能实现弯道超车,更何况在贾六的主持下工业、商业、科学已经全面奠基发展,最多十年绝对能将英法甩在屁股后面。

那为什么要搞出共和来,直接宣布立宪不就得了么?

原因很简单,六皇帝需要外力来推动国体制度的改革,同时也需要外力来促成他的“姓氏革命”。

要的是那种顺理成章的感觉。

立宪还是共和的大讨论在六皇帝的指使下迅速开展起来,为此内务委员会暗中给南北方官绅代言人给予若干资金支持,甚至提供若干思想模版。

大江南北,充斥着无数五十万。

舆论,实际是官绅的声音,与普通百姓无关。

毕竟,贾六这会连国家实际统一都没能完成,更休提普遍教育,开启民智了。

因此,官绅的思想才是当下这个时代的主流。

只要得到大部分官绅的支持,思想这一块就能获得统一,进而影响政治、军事,尽可能减少战争带来的不必要内讧和损失。

共和的基础是革命,想要证明共和不行,就得证明革命有害。

山东学政翁方纲在《维新日报发表文章称:“伸民权平等自由之风,协乎公理,顺乎人心,将来全世界推行之,乃必然之事...中国若服革命之药,则死矣。”

这是第一篇发表在维新朝廷官方报纸上关于思想大讨论的文章。

翁学政的文章驳斥南方弥漫的革命气息,认为革命派不流血无以成功的观点是错误的,极容易让中国陷入长期内战。

“倘若无皇帝,则大总统何人为之?所谓推举,推何人?何人推之?百姓大字不识一个,何以推举?...无外乎兵强马壮者为之。今日赵总统,明日钱总统,后日孙总统,将来之中国必定军阀混战,唐朝藩镇之乱,为期不远矣。”

文章发表后,翁方纲立时被浙江的光复会指为“保皇派”,说翁方纲是爱新觉罗的走狗,是满洲治下的典型奴才思想。

为了平息革命者对自己的误解,经请示皇帝陛下允许后,翁学政旋即在报纸上提出虚君建议,认为中国需要政治统一而稳固的象征,那么由皇帝担任这个象征再好不过,一来可以避免南北内战,二来可以避免皇帝专制。

虚君建议的具体就是立宪,国家大政由议政院、内阁负总责。

这是立宪制首次真正问世,比共和制问世晚了一个星期。

立宪制的问世令得南北对立集团的官绅极为震撼,一些本来支持共和的官员转而支持立宪,因为这些官员也不确定南北战争一旦打响,到底是北方的维新胜出,还是南方的联军胜出。

以反满为主要纲领的光复会却是坚决反对立宪,杭州知府孙一波发表文章,说什么夫满洲种族,是曰东胡,西洋人又曰鞑靼,或通古斯什么的,根本非华夏之人,此等人物窃居中国,言语政教,饮食居处,一切自异于域内,与华夏非同种。

所以真要立宪也可以,但前提是必须将反满斗争进行到底,将满洲异族或斩杀怠尽,或驱逐域内。

言辞极为激烈。

维新朝廷的内阁总理副大臣奎尼看了南方的观点,愤而发表公开文章,称满洲入中国已经百年,早就与华夏同宗,因此南方革命党人激烈反满做法实乃同室操戈,身为满洲官员的奎尼在文章最后写道:“若共和以反满为基础,则我满洲军民必将战斗到底!”

江苏巡抚郝硕也在江宁发表通电称:“维新朝廷欢迎南方诸省咸于维新,但你死我活的革命势必引发大的流血冲突,也会导致满洲官员反对维新,且维新朝廷倡导满汉平等,已经对此有了积极引导...”

郝抚台认为真正的革命者应当包容,承认固有历史,排解双方之间的仇恨,保存国家元气,如此做法才算是正确信念的革命者,不失革命之境界。

郝硕的通电事先并没有告知两江总督、和硕郑亲王嵩椿,自是引得嵩椿大为不满,因为这位郑亲王是坚决镇压革命的,已经上书朝廷请求发兵入浙平定光复会主导的叛乱,并已经在积极整军备战。

二月底,一篇名为《革命为的是什么的文章在洛阳一家民办报纸上发表,上面说:“中国今日之人心,公理未明,旧俗俱在,革命以后,必将日寻干戈,偷生不暇,何能变法救民,整顿内治。”

文章提出革命的目的在于开民智,而非以民智之开为前提。

革命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共和,但革命不等于共和,只要能够实现国家的发展,革命同样也可以是君主立宪式的革命。

文章作者署名叫“我爱我家”。

这个署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