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后记二十五大长公主的传说(2 / 3)

北宋穿越指南 王梓钧 2167 字 2个月前

没其他人学过啊。

就连汪大庆本人,也才刚搞出来一年多,新的几何体系都还没完善。

两人并肩坐在书桌前,拿着纸笔一问一答。

到了中午,也是让仆人随便买些食物,囫囵吃着继续讲解几何问题。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已是半下午。

谢衍的随从站在门口提醒道:“六郎,差不多该回城了,耽搁太久恐赶不上关闭城门。”

汪大庆说道:“贤弟今晚不如住在这里,太学还有多余宿舍,我去帮忙借来一间。”

谢衍起身告辞:“多谢美意,大兄还在家中等候。”

汪大庆又一次把客人送下楼。

但上午送客,他心情烦闷。

而此时送客,他心情畅快。

告别之时,谢衍突然来一句:“善之兄的新几何,是假设一条直线有多条平行线推导出来的。如果假设一条直线没有平行线呢?”

汪大庆听得当场愣住,仿佛被一道闪电劈中。

等他回过神来,谢衍已经走远。

汪大庆朝着谢衍的背影大喊:“多谢贤弟提醒。不管又推出什么结果,论文我们一起署名。你是第一作者,我是第二作者!”

谢衍的数学不好,折腾起来挺费劲儿的,干脆让汪大庆去做相关研究。

罗氏几何已经有了,不妨把黎曼几何也搞出来。

现阶段,这玩意儿不可能获得荣誉,只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非议。

它是相对论的配套数学工具啊。

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汪大庆一直在埋头研究,完全不理会外面发生了什么。

转眼已是初夏。

越来越多学者云集洛阳,甚至有从边疆地区赶来的。

正式大会还没开始,一些非官方的小会已在召开。

这些非官方小会,即学者们互邀同行参加,一起凑钱租用会议场地,各自介绍最新学术成果,并讨论接下来的研究方向。

许多没被正式会议邀请的学者,如果自己跑来洛阳凑热闹,他们的主要活动就是参加非官方小会。

孟枢便是其中之一。

他的研究方向是数学和天文学,一直在自家书院当老师,并非太学里面的公职教员。

一场小会下来,孟枢听得直想睡觉。

那些学者的交流内容,要么是在期刊上见过的,要么就是被某个问题卡住了。一大群人讨论半天,基本都在老生常谈,还他妈不如在家里看期刊呢。

各种小会的后半程,都趋向于变成学者茶话会,甚至渐渐聊起学术界的八卦新闻。

旁边一个来自成都太学的老师说:“你们听说了没?太后和大长公主,也要参加开幕会议。”

孟枢还没接话,背后那个来自兰州太学的老师就问:“哪位大长公主?”

“就是先皇生前最宠爱那位。”

“你找死啊。驸马参与了政变,大长公主是能提的吗?”

“这次既然放出消息,事情肯定就过去了。”

“难说。”

“……”

孟枢笑了笑:“你们别瞎打听了,朝廷做事自有其深意。”

他们所言的大长公主,是鼎泰帝最年幼的女儿,当今那位小皇帝的姑姑。

驸马也曾是一位少年俊才,由于鼎泰帝强行指婚,导致仕途尽毁只能研究学术。夫妻俩表面上恩爱和睦,其实婚姻状况极为糟糕,结婚多年连个儿女都没有。

驸马对公主冷暴力。

雍王政变之前没有任何实权,在勾结文武大臣的同时,还暗暗结交洛阳学者。

因为皇家学会,除了科学家之外,还有许多大儒和艺术家。这些人也有着极大影响力,尤其是操纵舆论很有一套。

驸马也被雍王拉拢过去了,估计驸马是想通过政变做官。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外人看得云里雾里。

只知道雍王和驸马一起被处死,而大长公主却屁事没有,小皇帝甚至给大长公主加了“敬”字徽号。

对于学术界而言,大长公主属于敏感词汇。

因为在政变之前,夫妻俩经常举办私人学术聚会,好多学者都去参加过他们的沙龙。那个时候,大长公主是无数学者的梦中女神,能被邀请一次就能吹嘘好几个月。

大量学者,跟随驸马一起附逆,尤其是文科学者数量最多。

这些人搞政变或许不精通,造舆论的本事却不小。在雍王伪造圣旨继位之后,学者们一窝蜂的帮忙造势,皆言雍王开明仁慈,一直有着贤王美名,做了皇帝可以直追太祖之治。

等太后带着小皇帝杀回来,那些学者又瞬间改变立场,写文章大骂雍王狼子野心,自己竟被其伪装给欺骗了。

叶太后和邓首相没有惯着,但凡为雍王唱过赞歌的学者,通通打为逆党!

杀头3人,流放25人,坐牢61人,并被皇家学会永久除名。

其中还包括七个科学家。

这三年多以来,有不少学者寝食不安,因为他们也跟驸马走得很近,只不过没公开支持雍王继位而已。生怕朝廷哪天又旧事重提,把他们当成附逆余孽处理。

驸马虽被处死,大长公主却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