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耶分忧。”
李显问:“润儿,你的想法呢?”
重润点头道:“裹儿说的极是,粮食十年而腐,不若修筑工程,利在百年。”
裹儿忙道:“就是这样,修路架桥建水利不是花钱,而是投资,之后便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再说了,盛世不做这些,什么时候能做呢?”李显笑说:“好吧,就依你们所言。不过,你们要记住大运河的教训,隋朝就亡在大运河上。”
重润和裹儿一起笑了,说:“这个自然记得。"隋亡的教训对于李唐皇室而言是刻骨铭心。
裹儿命人卷起舆图,笑着向李显说:“阿耶,你是允了我去工部?”李显想了想,说:“也罢,你想去就去吧。”裹儿听了,笑逐颜开,朝重润说:“阿兄,最近在做什么。依我说,你不如在各部历练一下才好,不然以后说不定就被人骗了。”重润笑问:"谁能骗我?”
裹儿道:“这可说不准。别人告诉你一枚鸡蛋一百钱,你说不定就信了。”重润笑了一下,向李显说:“阿耶,索性给我个差使。”李显说:“你是太子,按制不能像裹儿一样当个郎中侍郎的,我让人拟旨,命人知……就户部,知户部事。士农工商,工部最末,裹儿再加一个知礼部事。”
重润和裹儿都笑着谢恩。裹儿又把重润拉到一边,咕咕唧唧说了半天的事情,不知说什么。
李显和韦淇看了半日,都欣慰笑说:“你看这两人竞瞒着我们有体己话,他们兄妹的感情真好。”
宫女忽然过来问膳摆在哪里,李显一抬头,不觉外面已经天黑,便笑着留儿女一起用膳,又命人去把植儿叫来。
膳毕,裹儿领着一双儿女回到山斋院歇下,自是不提。过了两日,有旨意下来,将裹儿调去工部继续担任侍郎,并知礼部事,以及太子知户部事。姚崇早被裹儿告知要去工部,当时他极力挽留:“括户尚未完成,还有你之前提到关于赋税改革的事情没做,怎么就想着去工部?”姚崇对裹儿这个搭档十分满意,有脑子,有想法,不怕事,还清廉正直,不循人情,便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只是她怎么就要去工部?姚崇心中着实纳罕。裹儿便将那日与李显说的话,择了些说给姚崇,道:“赋税怎么改,我心里隐约有个想法,要慢慢想周全了再说。现在括户声势浩荡,户部不宜再动其他的。”
姚崇听了,无法再劝,便道:“你既然有心,我只有祝你前程……"他说到“前程”自己都笑起来,改口说:“顺心如意。”裹儿谢过:"正是这话,顺心最难。”
裹儿去了工部,没有带万叶涛。万叶涛问她:“公主,为何不带我?”裹儿笑说:“你如今是户部主事,是朝廷的官员,若随我去了工部,岂不变成我的私人了?我走后,你大约行事困难些,但这也是为后人探路。”万叶涛这才作罢,感到身上沉甸甸的担子。裹儿勉励她道:“好生做事,你若升到尚书,就会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万叶涛笑道:“那有得等了。”
裹儿回:“等多久都使得,公主做上尚书不稀奇,但你一介女子做了尚书,就稀奇了。”
万叶涛说:“尚书不是人人能做的,但这是公主的愿望,我竭尽全力去做就是。”
工部总管天下百工、屯田和山泽。现在陛下不乐出游,也不兴建宫殿,倒是省下不少钱帛和力役。
工部尚书名唤张锡,当年谋立庐陵王有功,且为人乖觉,不轻易掺和他事。因而李显登基后,封他做了工部尚书,又当了宰相,可谓是宠眷优渥。张锡如今年迈,精力不济,平日不大管事,都是前工部侍郎在管。那人做得不错,与裹儿同日升去做了兵部侍郎。
因着户部的名声做底气,裹儿在工部工作的开展比初去户部时顺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