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为相(四)(1 / 2)

第133章太平为相(四)

姑侄嬉闹着下了船,任谁也猜不到二人竞然说了那样离经叛道的话。侍女请太平和裹儿复入席中,又吃了酒馔。太平觑见外面暖阳渐冷,便起身告辞。

她已知裹儿的品行,一心为公,不徇私情,便是送上金山银山,裹儿也不稀罕,就要把那八车金宝缯锦一同带走。

裹儿吃了一惊,忙问:“姑母,哪有送人的东西又要拉走?亏你比我多了三千多户封邑呢。”

太平盛气凌人道:“你不中用,办不成事,怎么还有脸要东西?”裹儿理亏,泄气说:“…姑母,你想怎么样就怎样吧。”太平大发慈心,给裹儿留下两车。裹儿率人送她出门,待她登车而去,方回到院中。

“姑母比我更任性。“裹儿低声嘟囔了一句。一阵冷风吹来,摇着枯枝咯咯作响。

“公主,起风了,回府吧。"武朵儿扶着裹儿说。裹儿一边转身往回走,一边自言自语:“姑母会怎么做呢?”话说太平公主回到府中,心腹见她脸色不同寻常,便猜度:“安乐公主没有允了殿下?”

太平回神,摇头说:“她与我说了一些事情,容我再想想,你们下去吧。”裹儿说的不错,她那话不能轻易说给旁人。太平能说话的也就上官婉儿一人,她聪明,听了自然也如自己一样破开乌云见月明。只是这时,婉儿也不在跟前。太平心里如同沉甸甸压了块石头,睡不着觉,就叫人搬来史书,挑灯夜读。

不必远寻,从《史记》一部部看起,直到了四更天。侍女书香过来剪蜡花,小声说:“公主,该睡了,明日再看也是一样的。”太平摇头,说:“你给我倒一盏茶来。”

话音刚落,墨香用小茶盘捧着一盅茶奉与太平,对书香说:“你去厨上把熬好的莲子燕窝粥端来。”

书香答应了去了。太平接了茶,喝了半盏,对墨香说:“天快亮了,你们去睡吧。”

墨香一边伸手摸罗衾下的汤婆子,一边问:“安乐公主与公主说了什么,公主这般心事重重。”

太平说:“她要秉公做事。”

墨香将罗衾掖了掖,又拿了美人锤给太平捶腿,说:“安乐公主未免不讲情面了些。”

太平笑了一下,将书放在榻上,回想起白日里安乐的意气风发,羡慕不已,又思及自己年华空耗,忍不住叹息一声,说:“我老了。”墨香忙笑说:“公主哪里的话,谁见了公主不说公主风华绝代仪态万千。”正说着,书香端着燕窝粥进来,没听见缘由,只听到“仪态万千”,就道:“我们公主的风姿华彩,岂是旁人能比的?”太平微微一笑,接过燕窝粥吃了,又低头看书,看到五更天,抬头只见书香和墨香受不了困,靠榻睡着了。

屋内安静地落针可闻,太平看书看得头脑昏沉,竞然有一瞬间的恍惚,眼睛一花,仿佛看到了圣人走进来。

她揉了眼睛,唯有烛光摇动,哪有什么圣人?太平忽然心中一酸,她想自己的母亲了。

书香素来警觉,打了个盹,立刻醒了,又忙推醒墨香。太平听见动静望去,笑道:“都去睡觉吧,我也乏了,等天明叫醒我。”二人忙服侍太平躺下,然而太平躺下后,困意早已走脱,枕着手臂,心里翻来覆去翻那史书,翻来翻去,只看到了王侯将相,而百姓是脚下的土,女人是世道的点缀。

这样一直煎熬到天明,正要起身,就听到外面一阵说话声,便扬声问:“外面谁在说话?”

有人进来说:“驸马病了。”

太平忙起身梳洗,她这驸马性格恬淡,不爱生事,回禀过来必然是病得不轻。

她匆匆来到驸马武攸暨的住所,一进门就闻到一股药味,只见武攸暨躺在榻上,脸色枯黄。

“病了怎么不给我说一声?"太平近前,接过羹汤要喂他。武攸暨忙阻了,说:“天冷了,一时不备着了凉。请公主外面去歇歇,免得过了病气。”

太平叹道:“你总是这样客气。”

武攸暨笑了笑,觑了眼太平的脸色,关心道:“公主怎么这般憔悴?眼睛里都是血丝,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太平说:“昨夜走了困,不曾睡好。来人,去请太医给驸马看诊。“侍女答应了去了。

武攸暨说:“我有一事要和公主商议。”

太平微微颔首,武攸暨才说:“我原是无才无德之人,累蒙公主下降,则天皇后不弃,才有今日的地位。如我这等人,若居高位,必然遭祸端,不若急流勇退。”

太平听了,定定地看着武攸暨,说:“我同胞兄弟有四人,长兄追封皇帝,二兄子守礼继承雍王,三兄是如今陛下,四兄爵封安国相王。你只是一郡王,为何如此不安?”

武攸暨苦笑说:“我无功无德无家世,怎么会安心呢?敏儿和行儿年纪尚轻,也要为他们考虑。”

太平见他如此说,又恐驳回使他心思郁结,便道:“这爵位降了,就不好升了。”

武攸暨说:“富贵忽辄易人。”

太平听了,低头沉吟许久,才道:“算了,我今年不答应,你能说到明年,你铁了心不要这个郡王爵位,不如早下决断。”武攸暨脸上露出微笑,道:“多谢公主成全。”太平起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