赎买(1 / 2)

第140章赎买

裹儿心中,她阿耶就是个柔弱的人,需要他们保护。房州岁月中,韦淇时时劝慰李显,是他活下去的支撑;复立太子后,裹儿在圣人跟前为他斡旋;成为皇帝后,李显又受五大臣压制……然而,不知不觉中李显已经在朝臣中有了自己的威信。也是啊,阿斗都能成为垂拱而治的“明君”,为什么阿耶不能是明君呢?再者,阿耶已经当了五年的皇帝。

李显做过天怒人怨的事情吗?没有。他没有大兴土木,没有穷奢极欲,没有薄待老臣,不仅如此,还取得了对突厥吐蕃战争的胜利,海内晏然。他最出格的就是让安乐公主出任朝臣,但安乐公主也没损害李显的颜面,人品和能力都无可指责。

李显战战兢兢从东宫出发五年后,潜移默化地让朝臣习惯了他这个君王,也坐稳了皇位。

裹儿此刻意识到,她的阿耶早已不需要他们保护了。那还等什么?

裹儿先前的顾虑消散大半。税收改革,因着括户正如火如荼,不好开展,但其他的事情却可以入手了。

裹儿又开始忙活起来,几乎扎根在户部办公。姚崇问她何事,裹儿悄悄说了。姚崇听完,沉思半响,没有言语。不过,他向裹儿送来不少资料。两个月后,裹儿揣着整理好的章程先去找阿耶和阿兄商议去了。李显和重润看完,对上裹儿眼巴巴的神情,沉默良久。“怎么样,怎么样?"裹儿急切问道。

重润伸手盖住裹儿的头,转头向李显笑说:“咱家出了个怪胎,阿耶你是不是抱错了孩子?”

裹儿挥开李显的手,瞪了他一限,又眼巴巴望着李显。李显若有所思,对重润说:“按理说不可能,当时路上看管得极严格。”裹儿急道:“什么嘛,行还是不行,说个准话。”重润叹了一口气,说:“咱们李氏出自西魏八柱国,历经多代,入主天下,若说天下哪家拥有最多的奴婢,当数我们李家。宗室皇亲所拥有的奴婢数不胜数。裹儿,你真的要这么做吗?”

裹儿说:“正因为我们入主了天下,所以要承担起天下交付给我们的责任。李家与别的家族不同,我们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李唐初创,内忧外患,历史需要一位文武兼备的君王,太宗出世,外败突厥,内安黎庶,天下太平。太宗皇帝完成了他的责任,如今历史迫切需要我们解决新的问题。”

李显问:“什么问题?”

裹儿说:“当然是让黎庶享受大唐的强盛,不管是奴婢、部曲客女、良家、蕃人、世家、勋贵、宗室…所有生活在大唐土地的人都能享受到大唐的强盛和富庶。”

重润诧异地看向裹儿,仿佛重新认识到她。裹儿继续道:“我知道我能做的很少,但做一点是一点,哪怕是微末小事,总比什么不做都强。大唐立国百年,只要我们撕开眼前的浮华,就会看到下面积弊重生,百姓生活困苦,奴婢部曲客女更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别人可以不在意,但身为李唐皇族的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李显迟疑地摇头说:“裹儿,会有很多人反对的。”裹儿说:“所以我才要分几步走,从没想过一蹴而就。”李显说:“裹儿……其实现在很好。"任用有能力的相公,克制自己的欲望,顺顺当当就能打败九成九的皇帝,平流进取,成为一代明君。裹儿说:“现在很好,是因为有太宗、阿翁、圣人打下基础,我享受他们的余荫。若我们碌碌无为,后代子孙穷途末路之时,当如何自存?”李显默然,然后幽幽地看向重润。他老了,国家要交给年轻人。重润对上他眼睛的一刹那,瞬间明白阿耶的意思,然后幽幽地看向裹儿。他现在无儿无女,虽然性格淡泊,但决不允许皇位传出母亲的血脉。裹儿问:“阿耶阿兄,你们这是同意了吗?”李显指着章程,道:“慢慢来吧,先来这两条,下一条请相公们商议府库中的钱财是否够,至于最后一条再等等吧。”说罢,李显叹了一口气,心道,他养的不是闺女,而是个祖宗。重润道:“阿耶说的是。”

他不禁回想起前面三代帝王,以太宗之强悍,高宗之城府,圣人之狠辣,裹儿的章程必定能当场施行,且众人不敢有异议,但现在……所谈尚早。得了皇帝和太子的默认后,裹儿心心中十分高兴,万事开头难,总有一天这世间将没有做牛做马的奴婢。

她回去后,将奏疏改了改,再次呈送给皇帝。李显召来相公们商议此事。裹儿的奏疏里有三件事:第一是罢各州岁贡奴婢,杨思勖、金刚、高力士等人就是通过这种途径被州府长官送至皇宫;第二是严厉打击掠卖岭南黔中福建西域等遐俗之地的百姓;第三是朝廷出钱赎买从神龙元年起,因家贫灾荒质卖为奴婢部曲客女妻妾子孙者的男女及其家人。众人对于前两种没什么反对的意见,皇帝开恩从自己削减,邀得仁名,与他们家族无关,有何不可?

但是后面一种嘛……

哪家达官显贵没有在荒年以低价买过奴婢?身强力壮的送到田庄上从事耕种、酿酒、织染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年纪小的漂亮的伶俐的送到大宅学习规矩和技艺服侍主家。

无论是前一种奴婢,还是后一种奴婢,这些世家出身的人都不愿意放回去。这人道:"时间久远,这些奴婢的契约无从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