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韦嗣立回神,问:“陛下这话是为公,还是私?”重润笑了道:“裹儿值得,所以朕才想这么做。”韦嗣立等人闻言,见皇帝铁了心要这么做,没有再说其他的,就散了。宇文融次日就上书请立安乐公主为储君。
神都关于此事议论纷纷,不过年纪大一点的人对于女子为帝司空见惯了,也不觉有什么不对。
那些四夷酋长仿佛约定好似的,纷纷上书为安乐公主立为储君助威,正如当年劝进则天皇帝那样。
“策划女子称帝,我们是专业的。“某个不知姓名的武氏门客曾经自豪道。这话传到安乐公主的耳中,她一笑置之,全权将舆论这场战争交给这人处理。则天皇帝称帝那年的舆情重演,上万神都居民到大业门前上万民表,请求立安乐公主为储君,继承李唐江山。
重润登上大业门,接见百姓,表示会慎重考虑,并赐百姓酒食。立安乐公主为储君的呼声越来越大,而重润也收齐了相公们请求立安乐公主为储君的奏疏。
刘知柔写奏疏时百般犹豫,又有万般不甘,不甘安乐公主不是男的,又不甘陛下没有子嗣。
他提着毛笔,自言自语道:“这不知是祸,还是福,百年之后,后人又如何看待我等。"但他终究还是写下了这本奏疏。其他人也是如此。地方上的奏疏也陆续上来了,众人有说皇帝春秋正盛的,有拥立安乐公主的,有没有上书的,也有出言反对的。
张说就是出言反对的人之一,不过被淹没在拥立的奏疏之中。终于在腊月,重润下诏册封安乐公主为皇太妹,诸子女皆从李姓,为李氏宗室,并依照册封皇太子的礼仪册封了皇太妹。册封完回到家中,裹儿就见武延秀高兴地直打转儿,喜道:“你这可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份,皇太妹啊,啊……真厉害,真厉害。”武延秀兴奋得说不出话来,看得裹儿直乐,她向武延秀展示了自己的储君礼服,笑说:“为了这身衣裳,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准备。”“皇天不负有心人,殿下得偿所愿,日后更近一步。"武延秀笑说。家中诸人过来祝贺,崇训与她商议是否宴请宾客。裹儿摇头道:“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事低调。再过几日,我们就要搬到东宫去了。”“东宫?“崇训诧异了一下,武延秀也惊讶得看过来。裹儿朝武延秀使了个颜色,武延秀撇撇嘴离开了,把屋内的一众人也带走了。崇训心中深吸一口气,抬头望着安乐公主,虽然她年过不惑,但依然美得雍容华贵。
裹儿给崇训斟了一杯茶,崇训接过来,以开玩笑的口吻问:“你有什么要我做的?”
裹儿道:“从公主府搬迁到东宫的事情,要劳烦你了。”崇训笑说:“这是什么值得说的事情?”
裹儿沉吟了一下,道:“有一件事我只能向你问个意见。”崇训正襟危坐,示意裹儿继续说,只听道:“你觉得皇夫要夺公主女帝的皇位,是怎么夺权?”
崇训听了脸色一白,嘴唇动了动,一股热流涌上四肢八骸,心中百般冤屈,脸色瞬间变得通红。
“怪我没说清,让你误会了。“裹儿见了,笑道:“如今我登上帝位十之八九,你的品性是什么样子,我岂能不知道?我在前头把样子打好了,日后我们的后代若出现有能力的公主,也比着我们来。”崇训信了裹儿的解释,如今他算是对死去的阿耶有交代了,阿耶没有争到皇位,但他的一双儿女现在已经拥有了竞争皇位的入场券。他想了半响,没有说话,裹儿抿着茶,静静地等待。“世间女子多重视情爱,待驸马生下继承人后,遣送驸马出家,另择保姆名师养育孩子。"崇训仿佛下定决心道。
裹儿起身,朝崇训行了一礼,道:“驸马大义。”崇训扶起裹儿,嘴角泛着苦笑,道:“过几日,我给陛下上书请求出家为道士。”
武家因为皇位得到很多,也失去很多。
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