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穿越武德九年(1 / 2)

第182章番外-穿越武德九年

“我不是坏人!”

裹儿乖巧地举起手,警惕打量着面前也是一脸警惕的女子。女子约莫二十多岁,浑身萦绕着一股从容温柔的气息。

裹儿休假,本想去一百年后,看看大唐是什么样子,没想到来到一百年前,而且还是突兀地出现在长孙皇后面前。

“这是秦王府?"裹儿迟疑地问道。

观音婢点点头,摆手示意众人放下武器,行了一礼,问:“娘子是从哪里来的?”

裹儿的眼光略过长孙皇后手中的剑,不答反问:“现在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

观音婢颔首,道:“敢问娘子什么来历?”裹儿笑了,道:"明日天亮,我自然将消息告于秦王妃和秦王。”观音婢一愣,随后笑道:“客人远道而来,请进屋用些汤水。”“多谢。“裹儿行了一礼,随侍女进了屋内。侍女端来一壶酒,裹儿愣了一下,疑惑道:“秦王不是不善于饮酒吗?″怎么家中待客要用酒呢?茶呢?侍女一愣,摇头道:“奴婢不知。请贵人稍候,我去端饮子来。“裹儿道了一谢,在室内安置下。

观音婢心中焦急,挂念玄武门的李世民,又猜度这从天而降娘子的身份,又担忧阖府的身家性命。

“那小娘子怎么了?"观音婢问了几回,只听侍女回了几回。“小娘子趴在案上睡着了。”

“小娘子靠在榻上睡着了。”

“小娘子躺在榻上睡着了。”

观音婢:“…“她自从见了这小娘子,总觉得这人容貌举止气度不同凡人,心中猜了许多,只不知道哪个是真的。

天明时分,追随秦王去玄武门的侍卫过来禀告,太子和齐王业已伏诛,殿下让他报个平安。

这话一出,府中欢腾,如同一滴油落入沸水中。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得道的是秦王,而他们就是鸡犬。

观音婢命人厚赏,又派人去轻点府中财库,预备封赏仆从。她又道:“东宫与齐王府或有人流落在外,我们还需多加小心。”“是。“众人斗志昂扬,齐声道。

上午,宫中诸事毕,李世民飞一般地回到秦王府中,见到观音婢,几步上前,脸上表情似哭似笑,一把抱在观音婢。侍女早已下去,观音婢抱住李世民安慰地拍着他的后背。“我杀了兄长和齐王。"李世民道。

观音婢轻声道:“我再也不用担心心咱们一家子的性命了。"李世民真情流露一下,片刻后回神,问:“家里好吗?”

观音婢拉着他坐下,道:“都好,只有一件,凌晨有一个小娘子从天而降出现我面前。我问她什么人,她也不说,只说等天亮了,见着秦王再说。刚派人去看,那小娘子吃了饭,正在看书。殿下,你见不见她?”“啊?“李世民惊了一下,道:“从天而降?许是天黑,没看到她从哪儿出来的?长什么样子,是咱们府里的人?”

观音婢道:“左右和我都看见了,那样神采飞扬的人,我只在平阳公主身上见过。”

李世民想了一想,道:“来人,把那人请来。”说罢,他又对观音婢说:“这人可能是什么方士。听一听,还拆穿她。”侍女去了,领了裹儿过来。李世民初见,一下子被裹儿的容貌惊住,比她的容貌更出众的是那身从容温和的气质,隐约像了几分观音婢。裹儿见过二十多岁的李世民,差点一个太爷爷脱口而出,行了个晚辈礼。李世民问:“你是谁?”

裹儿的目光扫过左右,李世民会意,挥退侍女。他本人就是悍将,根本不怕什么刺杀。

正想着,就见这小娘子飞奔上前,神情激动,李世民一惊,立刻拔出腰间的剑,护在观音婢前面,双目如电。

裹儿讪讪地停住脚步,委屈叫了一声:“曾祖父。”李世民神情戒备,道:“叫祖宗也没用,你是什么人?”裹儿殷切的目光盯着李世民,道:“我是你的曾孙女李裹儿啊!”“胡说八道,如实招来。"李世民仍然不信。观音婢从李世民背后走出,道:“你说你是我们的曾孙女,有什么能证明?”

裹儿想了想,道:“曾祖父的体己藏在书房案上的画缸里,这个算不算?”李世民面不红,道:“胡说,观音婢不要信她。”裹儿忽然想起一件事,举手道:“我知道现在的《兰亭集序》在哪儿。”“在哪儿?"李世民追问。

裹儿道:“它现在在辩才和尚手里,他师傅是智永和尚,这人是王羲之的七代孙。你知道这事后,就派人通过计谋从人家手里夺过来了,后来这本字帖就一直跟着你,我们都没见过。对了,你让人拿纸笔来,我们小辈都学过飞白,我学得粗疏,略可入人目。”

观音婢听了,朝李世民点头,道:“我去叫人。“说着便起身出去了,只剩下裹儿和李世民两人。

屋内一片安静,李世民轻咳一声,问:“你真是我的曾孙女?”裹儿乖巧地点头,道:“太爷爷,我阿翁是你和长孙皇后的儿子。”李世民仔细端详裹儿的脸,有观音婢的滤镜加成,脸上不觉露出几分和蔼来,道:“气度像,眼睛不像。”

裹儿道:“阿耶的眼睛像太爷爷,我的像阿娘,我阿娘出身京兆韦氏,因为长得好看,被选为王妃。”

“你知道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