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买了新鞋,自己也买了些零碎东西。
刚到手的三百元,就只剩下一百。
幸好,她很快就又有稿费收入了。
第二天,桑景云带了两万字的稿件,和阿兰做的粽子和粽子肉去找费中绪。这边的人咸糯米饭和甜糯米饭都吃,粽子也甜的咸的都吃。甜粽子会包豆沙红枣红豆之类,看个人喜好。咸粽子一般是包新鲜猪肉,也有加咸蛋黄的。因为这年代肉很贵的缘故,很多人家包粽子只放一丁点肉,桑家不缺钱,肉放得也就很多,每个粽子里,都有一块五花肉,一块纯瘦肉。因煮得久了的缘故,肥肉已经被煮到化开,油脂浸到糯米里,一口下去,吃着那叫一个香。
桑景云已经很久没吃到这么好吃的粽子,上辈子去世前,她买到的粽子常常是批量生产的,说白了就是预制粽子,远没有现包现煮的粽子好吃。阿兰还在煮粽子的时候,用粽叶包裹好大块的五花肉放进去,顺带煮了一些“粽子肉"。
这样煮出来的肉带着粽叶的清香,味道不输东坡肉。农历二月,天已经不那么冷了。
此时的租界绿化很少,不过大户人家的院子里会种树。南方很多树,冬天是不落叶的,春天冒新芽的时候,反而会让那些去年的老叶子纷纷扬扬落下。
桑景云一边走,一边欣赏别人家院子里的花花草草,然后就看到一个报童一边吆喝一边喊:“《新小说报》的《真假千金》临近完结,想看的快来买!桑景云听到这声音,连忙叫住对方,买了几份报纸。她看了看,发现《真假千金》尚未完全登完,但后面的内容,应该只够再刊登三四天。
书里的金月季,已经跟俞少爷走到一起,办了婚礼。俞母劝金月季在婚后辞职,专心照顾家里,但金月季毫不留情地拒绝:“我既然学了那么多知识,就该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若我在婚后围着灶台和孩子转,那将对不起教我读书的人,也对不起我学到的知识。”俞母又一次觉得金月季心野,她向自己的儿子哭诉,说儿媳妇不尊重自己,说自己命苦。
俞少爷很无奈:“娘,一个人的幸福,不该寄托在别人身上,不该依靠掌控别人来获得。”
俞母不理解,跟儿子吵闹起来,觉得自己过得很惨。但俞少爷并不这么觉得,他很清楚,他母亲的生活,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他的母亲自幼锦衣玉食,菜不好吃就不肯多吃一口,但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人被饿死冻死。
因儿媳妇不听自己的话,儿子又不站在自己这边,俞母凄凄惨惨地哭了一场,但到底不敢做别的。
她怕自己儿子再次离家出走,只能看着这场跟她想象中完全不同的婚礼,在她面前举办。
桑景云看了看《新小说报》,又去看别的报纸。巧了,报纸上又有一篇批判《真假千金》的文章,说云景的小说,破坏了他们国家千百年来尊崇的孝道。
这报纸真没意思,她带回家收起来,等攒多了,就拿去孤儿院,送给钱表姑。
钱表姑以前跟她提过,说一些农民把旧报纸当宝贝,会拿来糊墙或者做别的用途。
到时就让钱表姑拿着报纸送人,废物利用。这时,桑景云已经来到费中绪住处。
她敲了敲门,费中绪很快便将门打开,随即道:“好香,你今日带了什么过来?”
桑景云笑道:“今日我家吃粽子,我给你带了粽子,还带了一块粽子肉给你中午加餐。”
“多谢!“费中绪笑起来:“今日中午,一定有许多人羡慕我。”其他人中午吃的都一般,他却能时不时加餐,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他!桑景云笑了笑,问起《真假千金》出版的事情。费中绪道:“因忙着《无名诀》的再版,这本书现在还未完全做好,但三月肯定能出。”
费中绪说的三月是农历三月,现在已经二月,这个速度不算慢。桑景云又跟费中绪聊了几句,然后将稿件和粽子留下,离开费中绪住处。费中绪剥了一个还热着的粽子,一边吃,一边看桑景云送来的稿件。这书真的教了他很多知识。
看了这书,他才知道打仗要挖战壕,才知道那些武器要如何用。他还知道了吗啡是害人的东西。
欧洲战场上的医生,竞然把它当止痛药用,也不知道那些士兵将来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