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二完蛋(2 / 4)

上海县城,洪家。

洪永祥出国后,洪掌柜就不再看铺子,而是将铺子交给大儿子打理。他大儿子再过几年就四十了,洪家的铺子,其实早就可以交给对方管理。洪掌柜之前一直没交,是想多存点钱,将来好贴补小儿子。现在小儿子出国去了,回来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洪掌柜也就不再为他打算,转手将铺子给了大儿子。

如此一来,洪掌柜也就闲了下来。

他现在早上起来,先去茶馆喝一壶茶,然后回家吃早餐,接着再出去听评弹或者听戏。

今日他去茶馆以后,又听人说了很多码头那边的事情。他觉得码头那边应该没死太多人,毕竟后来只抬出几具尸体。但其他人告诉他:“尸体虽然没抬出几具,但还有一些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据说有些尸体,被姜老二扔河里喂鱼了。”“昨儿个就有人在码头那边,到处找儿子。”洪掌柜听闻此事,问了几句,然后发现那个到处找儿子的王老太,竞然是他孙女买回来的王大丫的奶奶。

前几天,他孙女买了个小丫头回来,为着这件事,他儿媳妇跟他孙女,还吵了一架。

他儿媳妇觉得他孙女乱花钱,觉得他们家不需要小丫鬟,他孙女买个人回来是浪费钱和粮食。

他孙女却觉得,这是花的自己的钱,别人管不着。闹到后来,他孙女还往家里交了王大丫的伙食费,然后他儿媳妇就哭爹喊娘,说女儿不听话……

最后还是洪掌柜出面,将孙女交的伙食费还回去,又让儿媳妇别闹了。总之,王大丫留在他家成了定局,他孙女还给王大丫改了个名字,叫王画。洪掌柜知道王画的奶奶卖掉王画,是为了拿钱给儿子买戒烟药。现在王画的爹不见了……莫非死在了码头上?洪掌柜听完,心有戚戚焉。

他眼瞅着天亮了,就往家里走去,结果刚到家门口,就看到王画在跟一个老太太聊天。

王画还泪流满面。

“王画,这是?"洪掌柜询问王画。

王画擦了擦自己的眼泪,声音嘶哑地开口:“老爷,这是我奶奶。”那老太太这时突然跪下,朝着洪掌柜磕头:“洪老爷,谢谢你收留我家大丫,你们家的恩德,我下辈子当牛做马来还。”洪掌柜隐约察觉到一些不对劲,想问几句,然而那老太太,已经麻利地爬起来离开了。

洪掌柜问了王画,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王画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以前,奶奶出去当帮工,父亲到处混日子,王画的弟弟妹妹,都是王画在照顾,家里做饭打扫,这些也都是王画干的。但自从王画被卖,这两个孩子就没人照看了。前天一大早,王画的父亲出去买戒烟药,结果一去不回后,王老太心里担心,就跑出去找儿子。

两个孩子在家里饿得受不住,又没人看着,就去河边捞鱼捉虾,最后一起掉河里,没了命。

昨天王老太在外面找了一天,找儿子,也找孙子孙女,但只找到孙子孙女的尸体。

王画哭得不行,她巴不得自己爹死了,但对自己的弟弟妹妹,是有感情的。那两个孩子,可以说是她带大的。

前几日,洪掌柜的儿媳妇一直嚷嚷着要把王画退回去,把钱要回来,现在瞧见王画哭得惨,反倒是不说这件事了,还把自己的咸鸭蛋给了王画。洪掌柜也觉得王画惨,同时有些担心王老太。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王老太会干出什么事情来。她应该不至于干傻事?再怎么说,她还有王画这个孙女儿在。洪家在王画的哭声里吃了早饭。

吃过早饭,洪掌柜就翻开了今日的报纸。

虽然洪永祥已经不在《上海日报》工作,但洪掌柜依旧每天都买《上海日报》。

不过他不怎么看,更喜欢看《新小说报》。云景的小说,写得真好!

不过洪掌柜怀疑《一个士兵》这篇小说,不是桑景云写的,桑景云一个小姑娘,哪能知道西方战场发生的事情?

这小说,兴许是那位谭家少爷写的!

不过他不在乎这是谁写的,好看就行。

等等!

打算翻开《新小说报》看云景的小说的洪掌柜,被《上海日报》的头版头条吸引住目光。

他往下看去,而这一看,就被惊住了。

没想到姜老二竟然干了那么多丧心病狂的事情!没想到竞然有人敢这么骂姜老二!

这骂人的文章,写的是大白话,洪掌柜看得畅快淋漓。这个东兴,写得真好!

姜老二这样的人,就该枪毙!就不该活着!洪掌柜看得激动,就给家里人念了念这文章。他儿媳妇立刻道:“爹,阿旭还小呢!别在他面前念这个。”洪掌柜道:“这些东西,孩子也该了解一下,更何况阿旭已经不小了。”洪旭下半年就要去读中学。

他已经到了了解外头的世界的年纪。

洪掌柜的儿媳妇依旧觉得不该跟小孩讲这些,但又不敢去跟公爹争辩,瞧着很不开心。

而另一边,王老太去了姜老二的赌坊。

赌坊那里人太多,她找不到姜老二,就在大街上徘徊。突然,她突然听到路边有个人在骂姜老二。她走过去,才知道对方在念报纸。

等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