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十五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下

第十五章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初,但神州传统的乡党旧俗、亲戚社会、地域文化,却是1脉相承的。

丁冲按年龄,应为曹操原配丁夫人的同父兄弟、或叔伯兄弟(从兄弟)。

小舅子跟随姐夫/妹夫征战,在两汉3国是极端常见的。例子太多不赘述。

丁冲与曹操的外戚关系,还有1条残存史料可为佐证。

丁冲曾与曹操同乘车舆。有此待遇者,仅见夏侯惇。

(仪)父(丁)冲,宿与太祖亲善,时随乘舆。--《魏略》

夏侯惇是最早跟随曹操在陈留起兵(190)并南下扬州募兵的大军头。晋武帝司马炎给予其高度评价。

(晋武帝)诏曰:“惇,魏之元功,勋书竹帛。”--《晋阳秋》

而夏侯惇与曹操同乘车舆,得到巨大羡慕,时人荣之。

(太祖)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魏书9》

夏侯惇出身谯沛夏侯氏,不仅与曹氏长期联姻,惇子夏侯懋还娶了曹操长女清河公主。

初,太祖以女妻(夏侯)楙,即清河公主也。--《魏书9》

尚公主者已是巨大荣耀,尚长公主者、基本是铁杆心腹、社稷之臣的待遇。

而长公主最早的驸马人选,恰恰是丁冲之子丁仪。

丁冲与曹操同乘,大见亲待;参考同郡姻亲夏侯氏,也侧面反映了丁氏在曹魏阵营的地位。

丁冲之名,完全不见《3国志》原本,《后汉书》亦无迹可寻,仅能从破碎的史料引注中略窥12。

但即使从如此稀薄吝啬的记载中,也能大致勾勒出丁冲在魏武初起时的重要地位。

丁冲曾力劝曹操、迎天子以令诸侯。

(丁冲)见国家未定,乃与太祖书曰:“足下平生常喟然有匡佐之志,今其时矣。”

是时张杨適还河内,太祖得其书,乃引军迎天子东诣许。--《魏略》

由于丁冲的记载被刻意抹杀,迎接献帝的“画策殊荣”,最终被荀彧和毛玠分享。

(荀)彧劝太祖曰:“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魏书十》

(毛)玠谓太祖曰:“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魏书十2》

丁冲不仅是迎接天子的画策者,还是身体力行的执行人。

中平(190-193)或兴平年间(194-195),丁冲曾受命前往长安,在李傕、郭汜的“关中伪政府”中供职,长期扎根敌后。

丁冲的敌占区潜伏史,效果喜人。看其“黄门侍郎”官衔即1目了然。

黄门侍郎。这是天子近臣、清途冗员的专职。

侍中杨琦,黄门侍郎丁冲、钟繇……--袁宏《后汉纪》

丁冲在长安,联合钟繇等人策动了针对李、郭2人的兵变。

丁冲、钟繇,尚书左丞鲁充,尚书郎韩斌,与傕将杨奉、军吏杨帛谋共杀(李)傕。--袁宏《后汉纪》

丁冲、董承、白波军,携天子东奔弘农(张济)、出逃陕县、之后赴安邑(张杨)、流浪至洛阳。

曹操迎天子迁治许县,丁冲功不可没。

而丁冲在“长安政变”中的大功,被陈寿刻意忽略。《3国志》中甚至不见其名讳,原因之后会解释。

曹操对丁冲的工作业绩极端满意,授予丁冲司隶校尉的职务。

太祖得其书,乃引军迎天子东诣许,以(丁)冲为司隶校尉。--《魏略》

司隶校尉,即汉末刺史头目;负责监察司隶校尉部(前文提过,包含两都3辅、河南尹(郡)、3河为核心的京畿地区),同时监管十3州刺史。

用今,就是监管各巡察组的总组长。

注:长安后被划入雍州,不做展开。

注:司隶为显职。袁绍起兵初期,实职便是司隶校尉(其自领车骑将军)。吕布投袁绍时,亦求做司隶校尉。

丁冲死后的继任司隶校尉是钟繇。

钟繇是颍川士族,被荀彧保荐。钟元常都督关中,位尊权重,凭司隶校尉任上的功绩累官至3公。

丁冲之“司隶校尉”,其权重非同寻常。丁冲在曹魏阵营的地位也可见1斑。

丁冲之死,记载是极端隐晦的。

史料说,丁冲在司隶校尉任上,做了不长时间,返京叙职时“饮酒醉死”。

后(丁冲)数来过诸将饮,酒美不能止,醉烂肠死。--《魏略》

饮酒醉死是假,隐诛方才是真。

云某开玩笑说其人未能酒精考验,然则,云某也提过,汉末之酒基本为米酒,35度的米酒,焉能醉烂肠死?

丁冲死时大量呕血,非同寻常。放到现代,当然是典型的胃穿孔失血,然而,那是汉末啊!

断句为:醉、烂肠、死。

死因归于“烂肠”,死时必定伴随大量吐血。

丁冲正值壮年(以其子丁仪曾被考虑招赘驸马可知),当时的酿造技术没有蒸馏,喝点儿米酒,焉能吐血至烂肠?

纵观《3国志》通篇,毫无征兆的“忧死”、“惭愧发病死”、“狂疾物故”、“染疾暴死”等,多为春秋笔法。

可考者甚多。如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