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2(3 / 4)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844 字 4个月前

(张)鲁部曲多在巴上,故以(庞)羲为巴郡太守,(张)鲁因袭取之,遂雄于巴、汉。--《后汉书刘焉传》

可以清楚看到,巴中地区,已经归属张鲁。

需要注意,此处涉及1个“辖区划分”问题。

巴郡被刘璋“1分为3”是在建安6年(201),而之前统称为巴郡(旧巴郡)。

分割后的巴郡(新巴郡),治江州(今重庆),在3巴最南,张鲁的势力伸不到这么远。

可知庞羲的“巴郡太守”,指的是“巴西太守”。

比如建安7子之1的王粲,便称庞羲为巴西太守。

(刘璋)以(庞)羲为巴西太守,遂专权势。--《英雄记》

(2)张鲁在巴西的经营

张鲁在巴西地区,树大根深。

早在刘璋继位未久,便有“鲁部曲多在巴西”的记载。

(张)鲁部曲多在巴西。--《蜀书刘璋传》

建安2十年(215)张鲁遭曹操击败后,并未直接归降,而是从汉中“南入巴中”,招诱地方蛮夷帅。

(张)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归降,(阎)圃又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于是乃奔南山、入巴中。--《魏书张鲁传》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巴中”,指的实际是“巴西”。

因为巴东与巴郡,与汉中均不接壤,而且距离极远。

《先主传》的记载便清晰很多,称“张鲁遁走巴西”。

是岁,曹公定汉中,张鲁遁走巴西。--《蜀书先主传》

张鲁降曹之后,获得了两个头衔。

官职是镇南将军,爵位是阆中侯。

阆中县恰好处在巴西郡最西侧,与广汉接壤。

(张)鲁尽将家出(巴中),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魏书张鲁传》

众所共知,张飞出任巴西太守时,治所就在阆中。

侧面可以推测,张鲁在巴西的治所,应该也在阆中。

(3)张郃的辖区

张鲁降曹之后,曹操遣张郃南下,接收张鲁的政治遗产。

按《张郃传》记载,张郃招降了巴西与巴东两郡,还把地方百姓全部迁徙至汉中。

(张)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2郡,徙其民于汉中。--《魏书张郃传》

关于巴东郡是否全境降曹,存疑。

因为白帝城(永安,后世重庆奉节县白帝城镇)与巫峡均在巴东,此处扼守荆、益水6要道。

巴东1失,荆州兵进不来,益州兵出不去,刘备入川都会成问题。

但巴西郡降曹,则毫无疑问。

因为刘备遣张飞迎战张郃时,双方大战于宕渠,该地位于巴西南部,深入益州腹地,与成都和永安处在同1纬度。

(张)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相拒5十馀日。--《蜀书张飞传》

张郃能够迅速深入巴西宕渠,与张鲁“在巴西广布部曲”是密不可分的。

从巴东百姓遭迁徙的记载来看,彼时益州东侧的汉中、巴西、巴东3郡,大多受曹操影响,刘备的辖区萎缩了1半以上(南中7郡彼时不听调遣)。

如果张飞在宕渠战败,那刘备就真的完蛋了。

(4)3巴地区的太守

张鲁控制巴西,还可以从蜀汉政权中的“太守记载”中得到佐证。

建安2十年(215),刘备徙长沙太守廖立为巴郡太守。

但按记载,辅匡与张裔在同年亦曾出任巴郡太守。

先主以(张)裔为巴郡太守,还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蜀书张裔传》

(孙)权遣吕蒙奄袭南3郡,(廖)立脱身走,自归先主。先主素识待之,不深责也,以为巴郡太守。--《蜀书廖立传》

辅元弼名匡,襄阳人也。随先主入蜀。益州既定,为巴郡太守。--《季汉辅臣赞》

注意:3人出任巴郡太守的具体时间,见洪武雄先生《蜀汉郡守考》,文多不载。

建安2十1年(216),刘备徙康立为固陵太守,固陵即巴东。

康立与廖立均为武陵人,孤证不立,可知是“廖立”的讹写。

《华阳国志》即作“武陵廖立”。

建安2十1年,以朐忍、鱼复、汉丰、羊渠及宜都之巫、北井6县为固陵郡,武陵廖立为太守。--《华阳国志巴志》

换言之,在前1年(215)刘备割让长沙之后,故长沙太守廖立被转为巴郡太守。

但彼时(215)因为巴西与巴东遭到张郃入侵,因此3巴地区的郡守(辅匡、张裔、廖立),集体被挤到最南端的巴郡。

这便导致巴郡在同1时间居然出现3个郡守。

学者刘琳曾认为“盖固陵亦属巴郡,《蜀志》未加细别,与下辅匡例同”。

这大约也是相同考虑。

综上所述,张鲁实控辖区,实际包含了汉中与巴中(主要是巴西),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他能与刘璋交战2十年而不败,因为其实2者的地盘与实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