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境遇何其殊,斯人在囧途上(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183 字 4个月前

南宋之所以能苟延残喘,平清盛和平家功不可没…

当然,真腊、占城、3佛齐、兰无里等东南亚小国也功不可没…

南宋当然不可能有满剌加、暹罗、占婆等国,那是元朝时才有的。

领导人提出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至少从历史上看来,是英明无比的决策。

这才叫以史为镜呐!

许慎被尊称为许君、许祭酒,其《说文解字》也被尊称为许书。

这1章内容有些多,不解释恐怕又会有无知者喷云某玩历史虚无主义…

虽然那厮实际上是看不懂古文…

哪天逼急云某,云某去喜马拉雅录1套历史辨伪节目去!

大家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古文不要紧,听古文原文翻译过来的广播、顺便听听古人8卦总能接受吧?

今日由于1更的缘故,云某简单说1下刘备吧。

前文云某已解释过,刘备发迹于其人师兄公孙瓒在涿县时,借张纯张举之乱,由帮派大哥这个黑出身转白。

而且诸君也已了解到,其人鞭笞那为非作歹的督邮,体现出其人快意恩仇、豪气纵横的1面。

所以,历史上的刘备不但不爱哭,反而实际上是乔帮主那等豪杰。

(先主)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

刘备“喜怒不形于色”闻名天下,书载史册。

惜墨如金似陈寿,也不吝笔墨、着力描绘先主这项特质。

历来,无论是文学小说还是影视作品,总把刘备的“喜怒不形于色”理解为面部活动较少、甚至曲解为“面瘫脸”、“pokerface”。

最终,要么把刘备塑造成1个实诚的憨批、要么把刘备塑造成1个寡言的小人。

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刘备,或1脸真诚、或满面阴鸷。

这实属望文生义,误人子弟。

喜怒不形于色,不等于“感情不显露于表情”、更不等于“么得感情”。

“喜怒不形于色”与表情无关,与心术有关。

直译即是“有城府”。

说得直白些:

历史中的刘备,喜怒哀乐完全表现在脸上,嬉笑怒骂与常人无异。

只不过,刘备内心的真实想法与脸上的表情,并不完全吻合。

即:有时刘备在大笑,而内心萌生杀意;

有时刘备虽满面怒容,内心却喜不自胜。

“喜怒不形于色”,并非无喜无怒、也并非面无表情;

这只是内心的喜怒哀愁,无法从脸上的嬉笑怒骂中读出来。

喜怒不形于色,也恰恰是刘备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关键特质;

同时,这也是其人管理手段的核心倚仗。

1言蔽之:

领导的心,你永远猜不透。

下1章,云某详细介绍1下此事。

这两天放假…哈哈,诸君都懂。

请见谅,5月1日云某恢复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