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成都片刻破,益州刀兵歇4(3 / 3)

汉末雄风 云垂赏竹涛 2227 字 4个月前

其“守节故主”。

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第1万次强调,此为门第较低之士族豪强)。少有胆勇,有志节,仕(益)州为从事。--陈寿《益部耆旧杂记》

其忠贞,则王皓陨身不倾,朱遵绊马必死,王累悬颈州门,张任守节故主。--《华阳国志蜀志》

《华阳国志》将张任、王累与旧日的王皓、朱遵并列,可见其2人皆为忠贞义士。

黄权在本书中的设定是黄衡从弟、且其人尚未出仕,故避而不谈。

广汉、蜀郡、犍为3郡地处益州腹心,号称“3蜀”;

益州以蜀郡、广汉、犍为为“3蜀”。--《华阳国志蜀志》

巴郡被刘璋分为巴东、巴郡和巴西郡后,则被称为3巴。

此6郡,外加1个汉中郡,为益州核心区域。

此外,益州尚有越嶲(读音为xi,即后世川滇交界处)、益州郡(后世云南,治所为滇池,即后世滇池区)和牂牁(读作zang ke,即后世贵州)3郡。

此3郡,在汉末属于蛮荒烟瘴之地,暂且略过不提。

诸君放心,后文中,苟哥就算是为了甘蔗,也会想方设法、竭尽所能发展这3郡。

在刘璋麾下,益州士人们被惯坏了。

所以才有赵韪作乱。

因为刘璋是被益州豪强拥立,因此他对益州豪强也就十分宽仁放纵。

此即诸葛亮所谓的“德政不举,威刑不肃”;

结果…呵呵呵呵…

结果就是“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

刘璋暗弱,自(刘)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诸葛亮答法正书》

在“君臣之道”彻底崩溃的情况下,有道德底线的,诸如王商、王累、张任、严颜、黄权等人,愿意继续效忠刘璋,并为其人守节;

而以赵韪,以及后来勾结刘备献蜀的张松为代表的野心家,则走上叛乱的道路。

换言之,刘璋纯属自找!

东州人中,还有庞羲和李异2人…

此2人名气太小,云某懒得浪费笔墨…咳咳,键盘和精力。

(赵)韪将庞乐(即庞羲)、李异反杀韪军,斩韪。--《英雄记》

2人结局为:

庞羲最终归降刘备(见《先主传》);

李异则归降东吴(见《6逊传》)。

我们这些后世人,站在上帝视角俯瞰3国历史时,自然知道,建安6年的益州,简直就是软到不能再软的烂柿子…

当然,那些不明真相、处处查百度的小学生例外。

但同为这时代人的曹操,却并不知其内情。

荀彧应该清楚其中内情,但彼时的荀彧,早已对野心愈发膨胀的曹操加倍提防…

这还是应了那句话: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曹老板太嗜杀了!

曹老板若如赵旻1般苟,或许将不可能有天下3分。

但话说回来,曹老板的魅力,或许便在于不屑遮掩自己的野心、不屑遮掩自己的恶行。

曹老板不愧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1代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