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雄风 > 第四十一章 杀敌出不意,首战扫康居1

第四十一章 杀敌出不意,首战扫康居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么问题来了……

康居国兵卒、青壮年皆被征调到西南的大宛国边境,那么,其腹地还剩下多少可战之兵呢?

以是故,卫府铁骑,与班归、朗日这两者之间,打了个完美到不能再完美的时间差!

翌日凌晨,寅时甫至。

月黑风高夜……

隆隆铁蹄声中,卫府铁骑向7十里外的蕃内城疾驰而去。

夜间行军,速度自然比不上日间。

是以,卯时1刻(凌晨5点十5),卫府铁骑方才冲到蕃内城那不算多高的城墙之下。

而蕃内城显然毫无防备。

这对于卫府铁骑而言,便简单了。

数十名卫府精兵仅用1根粗木,35下便轻松搞定禁闭的城门。

随着“轰隆”1声巨响,卫府铁骑鱼贯而入、径直杀向蕃内城的内城王宫。

仅仅半个多时辰之后,惊魂未定、身上衣衫不整且湿透的康居国主、1众文武重臣,便皆被卫府铁骑牢牢捆缚。

卫府乃大汉仁义之师,是以屠城、烧杀抢夺等等恶行,卫府铁骑是万万做不出来的。

当然了,蕃内城的城防由卫府铁骑所接管,但黎民百姓该做生意的做生意、耕作生产等也丝毫未被耽误。

甚至于……

蕃内城治安、秩序,比之卫府铁骑接管城防之前,反而还要稳定几分。

古今中外,普通老百姓1般都不太关心,他们的皇帝、君主、领导者具体是谁。

对于他们而言,什么“天子”,什么“圣人”,什么“君父”,统统都是放特娘的狗屁。

老百姓们只要能吃饱穿暖便足矣,谁有那闲心去管,这天下究竟是谁家的。

但哪个天杀的若逼得老百姓们活不下去,那么……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便是最为真切且深刻的教训。

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才是放之4海而皆准之真理。

至少在此刻的赵旻看来,这句话比24k真金都真。

因为,赵旻在嘁哩喀喳掉康居国那些所谓“王公贵族”,找来能听懂汉语、且会书写康居国文字的康居人,并令这些人颁布1系列新政令后,康居国百姓们,便对卫府上下、包括兵卒们颇为爱戴。

赵旻不是后世那个只会弯弓射大雕、粗鄙不堪的1代天骄。

那厮与欧罗巴的那群野蛮强盗们1样,只会征服、屠城、再征服、再屠城。

赵旻却截然不同。

其人既然来了,征服了,便要拯救万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康居国商税高……

视察、调研后合理下调!

康居国营商环境差……

把那些天杀的给老子嘁哩喀喳!

【作者题外话】:这1章,咱们聊1聊季汉士人亡国入晋之后的命运。

被征服者沦为新朝的2等公民,是不成文的规矩。

景元4年(263)邓艾灭蜀,恃功自傲,被钟会构陷。

钟会与姜维作乱成都,又被卫瓘所杀。

蜀地的连续变乱引发了严重后果。

随之而来的就是翌年(264)的“蜀地士人大迁徙”。

绝大多数蜀汉官宦子弟,被强制迁到临近洛阳的河东(司隶地区,即后世山西运城、临汾、吕梁),成为司马氏眼皮子底下的囚徒。

劝募蜀人(主要指蜀汉官僚)能内移者,给廪2年,复除2十岁。--《魏书元帝纪》

从后续发展来看,蜀国官宦子弟几乎无1幸免。

可知《魏书》所谓的“劝募”纯粹是文过饰非,实际就是“逼迁”。

这群蜀汉官僚子弟,入魏(晋)后待遇极端糟糕,不仅失去了往日的尊贵地位,甚至沦为贱民,与仆役奴隶为5。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蜀汉官僚在北朝受辱时,益州内部却风平浪静。

虽然难免些许骚乱,却均不成气候,威胁不到司马氏的统治。

可见蜀汉官宦受辱,益州士民却不甚在意。

这与蜀汉官僚的“身份构成”密切相关。

先主、后主治蜀,实际沿用的均是刘备旧人与荆楚子弟,川蜀才俊则被贬抑打击。因此蜀汉灭亡后,遭到迁徙的高官子弟,绝大多数都不是益州人。

换言之,这群统治蜀汉的外州人士(以荆州人为主),虽然荣极1时,最终却难免“从哪来,回哪去”的讽刺下场。

他们不仅失去了在川蜀的统治地位,也失去了在北国的旧日族望,乃至沦为仆役。

如此,可谓天道好轮回。

蜀汉官僚的强制迁徙,与“成都之乱”和“司马昭的寿命”有关。

下1章咱们继续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