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初唐:砥砺前行 > 第218章 随军都监代大总管事

第218章 随军都监代大总管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218章随军都监,代大总管事

“李司空求见!”

今日三省议事厅是许敬宗、来济当值,收到陈青兕的上书,觉得事态严重,向李治汇报之余,也派人去请了李绩。

李绩上了年纪,平素并不参加庙堂之事,唯有涉及重大军事,他这位军方第一人才会受邀出现。

看着手上陈青兕简明扼要的报道,李绩也想起了新罗、吐蕃之事,脊背上有些后怕。

如果这几件事情一起发生,即便强壮如大唐,也会顾此失彼吧?

其实真让他猜中了,未来九姓铁勒反叛,固然因为薛仁贵的超神表现,以自己冠绝天下的箭术三箭定天山大破铁勒九姓部众十余万,但主帅郑仁泰过于托大,挑选了一万四千名最精锐的骑兵昼夜北进,越过沙漠,结果毛都没寻到,粮食消耗殆尽,人马相食,所剩兵马二十之一。

此战固然大胜,唐军却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随即又陷入了海东半岛的泥潭,吐蕃也因此坐大,成为能与唐朝抗衡的存在。

以大唐之盛,新生力量的吐蕃想要单独对抗是很难的,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西西突厥,北铁勒,西高句丽、百济、新罗,南吐蕃,轮番消耗,因故呈现力有未逮的局面。

“陛下,臣以为当前之事,不是如何想着出兵,而是如何应对消息败露之后的孤注一掷。”

李绩说道:“老臣很认可陈先生的判断,现在他们还没有做好与我们为敌的准备,提前败露,必然会有所行动,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向极北,或西北方向逃窜,以远离我朝掌控范围。”

因为海东一直存在隐患,大唐在东北的营州方向布置了不少兵马,还安排了宿将程名振坐镇。

周边如契丹、室韦等部也与铁勒不对付,故而漠北的铁勒诸部是不可能向东北转移的,唯有极北与西迁这两条路可走。

极北天寒地冻,人迹罕至。西迁也要穿越大漠,不管怎么选择都需大量的物资支持。

迁徙之前掠夺一波,是最稳妥的办法。

尤其是游牧民族拥有即战的特点,只要一声号令,族中男女可立即为兵。

而农耕民族则需要备粮聚兵,铠甲分配,调拨等一系列手续。

尽管唐朝在这方面轻车熟路,应对速度并不慢,与游牧民族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李治问道:“司空也觉得贼子会出兵灵州。”

李绩道:“要不不出兵,但凡出兵,必打灵州。原因有二,我军西征,抽调部分灵州之兵,现今灵州守军不过万。漠南诸部,思结部在当年追击阿史那贺鲁的时候,经历了一场苦战,损失惨重,至今未能恢复元气。但因他们当时出力颇多,陛下给予了他们丰厚的赏赐,族内富裕,正是可趁之时。故臣以为对其支援,间不容缓。”

四人在安排调度上作了大致的商讨。

很快就定下了方略,由黄河寿先行抵御,遣一支轻骑支援,弥补力量空缺。

朝廷分兵两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刘审礼,灵夏都督黄河寿为副大总管,由灵州北上。由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忠,为仙崿道行军大总管,薛仁贵为副大总管领兵从云中出发,直插漠北后路。

真正的大事就是少数几人决定的,能够拿出来一起讨论的都不是大事。

李治、李绩、许敬宗、来济四人能够决定大唐一切事务。

许敬宗、来济下去主持出征事务。

李绩却有意留了下来。

李治见他有话说,待许敬宗、来济下去以后,方才问道:“爱卿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t;divcassntentadv≈gt;李绩道:“臣以为得特别下一道旨意,让陈先生能够指挥黄河寿,暂时负责灵州事务。”

李治讶然道:“这是为何?陈先生固然有大略,可他出身贫寒,从未接触过军略,焉能指挥军队?黄都督跟随其父多有战功,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大将,朕相信他有能力抵御贼人。”

李绩道:“陛下,臣相信黄都督的能力,却不信他能够冷静的对待此番战事。”

李治是何等机敏,眼中闪过一丝明悟,道:“爱卿说的是徐凯之事?”

李绩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默认了。

陈青兕的紧急奏疏中并没有说起黄河寿在此番事件中处于什么角色,但徐凯利用职权之便,将粮食、镔铁、兵器售卖漠北这等大事,黄河寿如果真就毫无所觉是不可能的。

只是他是最终的受益者,故作不知罢了。

李治知道陈青兕为何不提黄河寿,也赞同他的选择:在这个危机时刻,灵州不能换帅,军心也不能动荡。

但黄河寿自己未必能过得了这坎,他急于求成,想要将功折罪,这种心态很容易为敌人所趁。

挨揍了千年,现在的草原人也是知道兵法的。

“爱卿提醒的极是,朕险些忽视了这点。这便下旨,命陈先生为随军都监,暂代大总管事。”

李绩咧嘴一笑,躬身作揖道:“陛下英明。”

李治哑然失笑:“这下司空满意了?”

自从陈青兕展露战略远见以后,李绩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