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不战而制胜
第383章不战而制胜
陈青兕见沙陀相如已经受到了黑齿常之的影响,诚心归附心中也是欢喜。
百济现在的情况表面大定,但其实内里依旧暗流涌动。
想要让一个存在数百年的国家彻底臣服,哪有那么容易。
只不过陈青兕用雷霆手段震慑住了他们,又强势的覆灭扶余丰的叛乱,全歼了四万倭兵,百济内部的宵小不敢妄动,俯首听命。
这种震慑是有时间限制的,而且会因为恐惧的累积,会渐渐的走向极端。
威慑不是治理一个地方的最好情况,它带来的效果只是一时的……想要永远的掌控,真正长治久安,必须做到恩威并施。
刚中带柔,柔中带刚,才是王道。
老祖宗的智慧是经久不衰的。
陈青兕接下来在百济所行之道将会是施恩,通过黑齿常之、沙陀相如这些在百济拥有一定地位身份的降将,将恩惠层层向下散布,以获得最佳效果。
黑齿常之、沙陀相如在未来将取得至关重要的地位。
陈青兕也不怕将两人培养成百济未来的无冕之王,他们就是最朴实的工具人。
等到两人威望到了一定地步的时候,不管是李治,还是陈青兕都不会让两人踏足百济领土的。
如此能打的猛将,就应该去西方在面对吐蕃、大食的战场上发光发热,而不是缩在百济这一亩三分地。
坐在朝仓宫的主位,陈青兕嘉奖了每一个位将官的功绩,作了简短的总结,以大都督的身份表示出对于他们功绩的肯定,让他们再接再厉。
随后陈青兕拉着刘仁轨在朝仓宫雅致的别院里,一壶小酒,两碟小菜,相对而坐。
开始对倭国真正的定计布局……
不管在什么时候,拿出来商议的都不是什么大事。
真正的大事,永远是最小撮的人先决定的。
除非出现真正战略上的过错,或者
所谓的集众人之长,不过是给
陈青兕面对刘仁轨一人,说出了自己最终的目的。
石见银山,不,现在应该叫东隅银山。
刘仁轨听到这里,心中的一切疑难问题都得到了解释。
“原来如此!大都督,可藏的深,就觉得奇怪,区区倭国,真不值得这般劳师动众。”
刘仁轨拿下肥后、筑紫、长门之后,开始恶补倭国内部的情况。
倭国这些年发展迅速,除了依靠遣隋使、遣唐使外,还有数量庞大的归化汉人也有不少的功劳。
这些归化汉人大多都是南北朝的难民,那个时候中原天下动荡,混乱不堪。
北方的汉人除了南逃之外,还有不少人是向海东半岛逃亡的。
这也是海东半岛崛起的重要原因。
倭国在圣德太子那时代,就开始向国内引进归化汉人。
这些人多多少少都获得了重用,对于倭国的情况了如指掌。
刘仁轨便是通过收买这些归化汉人,了解倭国的国情。
这了解的越深,刘仁轨便觉得古怪。
倭国这个岛国对于他们中原来说,实在无利可图。
倭岛狭长,崎岖多山,平原面积狭小,物资极其匮乏,国内只有少数平原,如浓尾平原,京都一带的畿内平原,以及关东平原等。
这些所谓的平原加起来还不及中原江南的一个大州。
就这狗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刘仁轨想不出任何可取之处。
依照他的看法,将对马岛掌控在手,挽扼要地,威胁倭国、新罗的海岸线即可。实无必要,为了无法耕种,难以立足的山地,劳师动众。
现在得知陈青兕本意在石见境内的大银矿,一切都明了了。
刘仁轨说道:“此事倭国人不清楚?”
陈青兕道:“倭国人在冶炼方面并不擅长,不知山中有宝。昔年虬鬤客张仲坚率众出海,所行之人就有一位精通风水堪舆的奇士。他曾游历石见,探得山中有大银矿。抵达百济的时候,特地寻人暗访调查,确定了山中确有大矿,储量异常丰富。”
陈青兕知道如何得知石见银山的消息是最大的漏洞,也一早想好了借口。
刘仁轨也不细问,说道:“即便现在不知道,待我们取得石见,正式开采银矿的时候,倭国肯定知道。这泼天的富贵,谁不眼红。肯定会明里暗里捣蛋的,除非将他们彻底打服,让他们不敢心生歹念。”
陈青兕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但更进一步,在倭国的庙堂上培植亲唐一派,彻底颠覆他们当前的政治生态。据我所知,倭国是有亲唐一派的,只是给刻意打压了。最好让他们内部先斗一阵子,给我们在倭岛立足的时间。等到我们站稳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他说着望向刘仁轨道:“正则,对于打服倭国,你有什么好想法!”
他见刘仁轨正想开口,突然想到《三国演义》里的一幕,说道:“先不急着说,你我写在这桌子上,看看是否所见略同。”
刘仁轨先是一怔,随即笑道:“若是略同,当真是一件美谈。”
他说着用手沾了点酒,在案几上书写,为了避免陈青兕偷窥,还用手将答案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