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汉魏装备对比:一百步的射程差距
宋白分享的连弩诸葛亮首先命人配备给了魏延部,因为他们最先会遇到魏国中军,这种使用标本技巧提升弓弩威力的连弩,在接下来和魏军对阵过程中可以弥补汉军珍贵的远程投射能力。
诸葛亮、吴班、霍弋等人亲自到了衙署门前,看着刚从五丈原辗转运来的诸葛连弩将被直接运送到郿坞前线。
诸葛亮轻轻拍了拍大车,上面是整整齐齐的装着连弩的木匣,好像在看着一些珍贵的金银珠宝。
“这批连弩弩力测算出来了吧。”诸葛亮回身问道,弩力就是弓弩拉力,是体现弓弩威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测试弩力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把弓弩的弓弦上悬挂重物,记录拉满之后重物的重量,也就是这把弓弩的弩力。
霍弋点了点头,施礼说道:“已经抽出一百张连弩进行了弩力测试,全部在十三石以上,是大黄弩!”汉代一石有一百二十斤,一斤约为今天半市斤,所以十三石足足有三百多公斤。
“大黄弩!”吴班看了一眼大车上的木匣,心中再次按捺不住涌出无限的羡慕之情,“十三石啊,我和哥哥也就勉强拉动十二石重弩,有了这连弩,想来普通士兵也足以拉开这大黄弩了!”
大黄弩是汉代对重弩的称呼,汉代弓弩根据弩力分成了十八个等级,一石到十五石十五个等级,再加上有二十石、三十石、四十石,一共十八种。
其中十石以下是兵士可以自己操作的弩,两石以下的普通兵士可以用手臂拉开,这是最常用的弩,三石以上的则需要用腿或者腰的力量来上弦。
而十石到十二石的普通兵士用腿也拉不开了,只有最强壮的弩手才能使用,称作大黄弩。弩力再强的,就需要用绞盘等拉弦,多人操作才可以使用了。
诸葛亮点点头,弩力强是这批连弩另一个宝贵的地方。
所谓一寸长一寸强,战场之上的双方,无时无刻不在拼命竞争力量、距离,而对距离的争夺最倚重的就是强弓硬弩了。
本来,蜀地其实是有弩手传统的,当地人在平日猎杀猛兽时经常使用弓弩,但使用的主要还是轻弩,这种弩大概最远能射到一百步距离,而能杀伤猎物皮毛,或者穿透身着札甲敌人,必须要再缩短到五十步以内。
而目前汉军之中弩手普遍使用的是五石左右的中弩,这种弩一般能射到一百五十步,杀伤敌人最远大概在一百步左右。
至于可以使用大黄弩的重弩手,目前也就只有各屯将及陷阵营、先登营中才会有,十石以上的大黄弩能够射到三百步以上的距离,可以在两百步距离上射穿身穿皮甲,或是简单札甲的敌人。
但因为能使用大黄弩的重弩手太少,汉军这次北上关中之战时,有效压制魏军的距离只能达到一百步。
相反,在之前的五丈原之战中,郭淮手下雍州精锐有弩手营,全部使用十石大黄弩,整整多出来一百步的有效杀伤距离。这背后就是因为郭淮可以从整个关中氐羌汉民中筛选力强者加以训练,而汉军目前难以有如此多的民众加以筛选,训练也略显仓促。
幸亏,五丈原之战时汉军可以依托坚固的城墙进行防御,若是两军在旷野相遇,魏军多出来一百步杀伤距离,就得让大汉众军用命去填。
诸葛亮再次拍了拍木匣,好像在拍着精锐的汉军兵士:“走吧!出发吧!”诸葛亮高声说道。
马夫一扬马鞭,蜀马、毛驴迈起了小碎步,破旧的木轮吱呀作响,沉重的木车终于开始缓缓移动,承载着诸葛亮的希冀朝着东门而去。
“富国强兵,只有国富才能兵强。”诸葛亮目送着运送连弩的马车,喃喃自语道。
……
郿坞前线,魏延返回之后,首先就狠狠批了一顿白寿。
白寿涨红了脸,讲出了实情,这支魏骑他们其实发现了,但追不上、打不过,除了尽快安排信使向郿县城送信,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这伙魏骑是白日到的,在郿坞外耀武扬威好一阵子,直接告诉我们他们下午就要直奔郿县城而去,把我军防线捅穿!”
大帐之中,白寿双手骨节泛白,別着脸,不敢去看魏延,但心里已经燃起了一团火。
“我部当时城内只有骑兵一百余骑,出城回击无异于把这仅剩的一百骑白送给魏骑,所以我没让兄弟们出城,但他们都积极请战了,我愿意承担都督任何责罚!”
魏延脸色铁青,一眼不发,过了许久他才说道:“坐吧!”
白寿低头坐在了最下首,这次魏军夏侯霸直接在郿坞外炫耀一番又引兵西进,对白寿打击很大,这种无力感让白寿印象深刻。
邓德又说道:“夏侯霸引骑兵西进之事,确实需要我等思索,若是下一步两军大战之时又有魏军引军西进,丞相安危和褒斜口安危都将受到巨大威胁。”
魏延点了点头,不过两军交战之时他反而不太担心魏军会跨越郿坞西进。
这时候姜维也施礼说道:“魏都督,邓司马,我以为两军交战时魏军并不会直接越过郿坞。”
白寿抬眼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对面的这个年轻人,他之前从未见过,阳群告诉他这是刚刚归顺大汉的一个魏将,原先是天水郡的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