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汉军的新武器?第一批新式水排铸造的钢刀!
章法的,和沉重的赋税相比,他们更担心的是各种临时的摊派。
如今无论其他,至少这个汉将把赋税一条条列了出来,若是果真这汉国能按照这个章程收税,那他们多少还是有活路,也有盼头的。
王平与当地乡老“约法三章”,目前看来当地人还是颇为欣喜的。
如今大汉物资短缺,一点一滴都要物尽其用,不过丞相曾经多次强调治民切莫短视,民动如水,必须镇之以静,明确赋税章程就是让民众静的方法。
因为他们知道了收多少税,那就心中有筹划,知道要留多少粟米越冬生活,留多少粟米供军,留多少粟米交换盐铁,王平如今做的,就是让房陵郡尽快静下来。
王平在县丞的带领下进了房陵城,首先就接管了城中武库。
明确驻军和赋税的目的,是要尽快建立起大汉在当地的治理体系,从而逐渐把房陵郡人口和物产纳入到整个东三郡物资运转体系之中。
武库之中保存着原先魏军甲胄、兵器,这是王平部必须尽快接管的重要物资。
县尉等人推开了武库大门,县丞引着王平等人走进了武库之中,王平缓步走到刀架之上,拿起魏刀细细查看。
这柄魏刀闪着寒光,在刀背与刀刃之间有一条隐隐约约的细线,区隔着刀背和刀刃的材质。
“这是魏国用的钢刃刀。”王平递给了孟川等人说道。
身边的县丞听了施礼说道:“王将军所言极是,这武库中有刀七百口,其中钢刀五百口,铁制刀身、钢制刀刃的钢刃刀二百口。”
王平点了点头,放下了这些刀。
这些年,王平其实认识到目前汉军之中军备与魏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不管是披甲率,还是关键的钢刀装备数量都是如此。
此时,各国都已经掌握了熟练的“炒钢”技术,其步骤简单来讲就是先寻求铁矿石,然后在炼铁炉中冶炼成生铁水,随后在炒钢炉中不断加热,至铁水呈现半固态前后用力搅拌,就能拿到软鍒铁,也就是熟铁。
这些软鍒铁再经过百锻技术,就能形成兼具韧性和硬度的钢刀,非常锋利,是上品的武器。
但这种锻钢方法极其耗费人工,尤其是百锻环节,几名熟练的铁匠数天才能制作一口钢刀,其耗费的人工可想而知。
杨德兰试了试这魏国钢刀和钢刃刀的刀刃,可以说吹毛立断,他说道:“我大汉钢材产量较少,后面可以多多装备这钢刃刀。”
孟川接着说道:“这钢刃刀同样也耗费人工,天下精刀多出荆楚,前些年吴主孙权命人从武昌山开采铜铁,命令工匠打造了一千口精钢剑、一万口精钢刀,精钢刀长三尺九寸,都是用南方有名的南钢、越炭制作而成,锋利异常。”
“我现在用的佩刀,据说就是和前些年吴主打造的这批精钢刀同样工艺制作而成,用起来确实削铁如泥。”
王平听了点点头,如今大汉正在扩展疆域,下一步也必将遇到魏国更强力的回击,如果甲胄和钢刀不足,那就是个大大的弱点了。
“罢了,不说了,这批魏刀全部封存,留出一部分给杨德兰,剩下的都运回上庸城!”王平最后看了一眼刀架,朗声说道
……
十月底,汉水河畔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诸葛亮带领相府众人、此时驻守沔阳中军驻地的高级将领赶到了蒲元牵头打造的冶铁铸铁工坊,甚至连魏延都从南郑赶了过来。
这次,他们将亲眼见证第一批采用新式水排铸造、锻打而成的军刀。
远处,几座崭新的炼铁高炉不断喷吐着烟雾,几家高大的水排在奔腾的汉水冲击之下飞速旋转,有节奏的铁器撞击声音不断传来,一切都是让众人陌生的景象。
“正一,你开始吧。”诸葛亮面容坚毅,朗声说道。
“领命!”蒲元穿着短褐衣服,足蹬草鞋,站在衣冠飘飘的大汉高层文武面前,身后则是同样穿着短褐衣服的上百名工匠。
蒲元面前已经立起了两垛由竹子扎成的竹垛,这是用来测试刀锋利程度的。
蒲元长出一口气,一一朝着众人施礼,在丞相和众人的支持下,他带领工匠没日没夜干了快两个月,用新式水排锻打的第一炉铁水制造的钢刀已经到了他手上,要对比的,则是如今汉军将校才配用的百锻钢刀。
“正一,你用我的佩刀吧。”这时候,赵云朗声说道,解下了自己的佩刀,递到了蒲元手上。
众人一阵惊呼,互相窃窃私语,右将军所用的是名兵利器,这用那大水轮锻造的刀能和右将军佩刀相比?!
不过他们也明白,若是这新式水排所锻造的钢刀能够比得上右将军所用佩刀,那大汉就果真有了神兵利器了!
蒲元点了点头,接过了赵云的佩刀,随后气沉丹田用力挥出,面前第一垛竹垛随着刀锋闪过,齐齐整整断成了两段。
这时候,蒲元轻轻把赵云的佩刀递给了身边侍从,又接过了新式水排锻造而成的军刀。
他盯着竹垛,手心有些出汗。
一个多月前,他在丞相面前大声疾呼,要给工匠与士人战将一同的奖励,这是颠覆世人的一举。
他明白,丞相是懂他的,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