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可乐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戏剧透历史:我的队友是孔明 > 第八十七章 工巧部与刊书院:新蜀汉的起点!

第八十七章 工巧部与刊书院:新蜀汉的起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诸葛亮送走了霍弋,心中却又想起来一件事,那就是设立新的机构。

益州人少,陇右、河西之地人口也不多,而且还有比较多的氐羌诸胡,攻取陇右并不能改善此时大汉“人少而陷国争”的境遇,如何借助“科技”富国强兵依然是一个重要课题。

诸葛亮站起身来,走到了大帐一侧,拿起了一支连弩,这是仿照着队友宋白提供的连弩由汉军打造的。

目前,魏国有监冶谒者,负责监督冶金工场的生产,大汉则有司金中郎将,下设多处官营作坊,负责农具、兵器等的锻造。

去年开始蒲元带领工匠采用新的水排高炉锻铁法,在蜀地原先锻铁炼钢基础之上大大提升了制造效率,为大军本次北大陇右提供了保障,之前他已经移书尚书省,改任蒲元为司金中郎将,接手汉中地区兵器、农具的制造,并且在大汉其他地区推广使用。

诸葛亮轻轻拉动了连弩的拉杆,啪嗒一声,连弩上好了弓弦,这是队友宋白分享的第二款连弩,减轻了弓弦的强度,但是提升了射击速度,一线弩手很是喜欢这种虽然保养不易但是省力又射速高的连弩。

在入蜀之后不久,诸葛亮就已经认识到器具的重要性,尤其是丢失荆州之后,大汉人力单薄,人力珍贵,他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通过器具弥补人力的不足。

如今这一个思路与队友宋白提到的以科技发展弥补人力不足不谋而合,甚至按照队友宋白曾经提到的说法,益州人少反而是个优势,因为人少则人力宝贵,则通过器具节省的人力就能够多于开发、使用、维护器具耗费的人力,一切的关键在于“成本”。

诸葛亮放下了连弩,对成本二字他还不是很理解,但南阳那些荒废的农用水排却让他直观的认识到,虽然水排力大又节省人工,但中原之地人口稠密,官吏和豪族与其花费人力开发、维护水排,还不如指挥无数农户、军户直接挑水耕地来的省事,也许这就是“成本”的含义。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队友宋白所讲的在蜀地推行这科技之法确实还是有些优势的,毕竟益州可没有稠密的人口,若是能节省一两个农户,研究维护那水排,或者更好的器具花费的功夫也就很值当了。

“器具的研究维护……”想到这里,诸葛亮又记起了刚才要成立新机构的事情。

本来诸葛亮是很排斥叠床架屋征辟官吏的,益州就这么多户人家,都去做官了,垦植生产就没人了,他兼领的益州牧,如今其实也就只有张裔一人,而且还兼任着留府长史。

不过蒲元和他提到如今司金中郎将主管铸铁、冶金之事,但没有僚属,只有下面数十处官营作坊,作坊的工匠落实具体锻造技术可以,但培育新的工匠,乃至改进工艺有些吃力。

他请求能够再给他安排一个诸如司金校尉之类的官职,聘任一个识字又对锻造之法不排斥的年轻人,好能与他一同推动大汉冶铸工作。

之前队友宋白提到过科技之事需至少有一官署处置,所以现在诸葛亮心中已经有想法要单设官署,专门负责包括冶铁锻造技术在内的诸技术与器具研究之事了。

想到这里,诸葛亮转身回到了几案上,翻出了之前自己一份还未写完的文书,里面的内容,是与蒋琬、董允等人商议,考虑在朝廷之中单设工巧部。

工巧部之前并未出现,但曾经在队友宋白举例之中提到过,虽然队友宋白直言这不过是一时的想法,但这名字听来倒也简单直白,工巧工巧,善于用巧之意。

虽然世人多有精巧则易折的说法,但曾经亲自思考、试制如何使用器具节省人工的诸葛亮很明白,不巧则无以节省人力,所以这名字听来倒很是妥帖,所以他便照着这思路继续写起了文书。

……

这次队友宋白分享的科技点倒是非常的快,五天后,那营帐之中就已经出现了新一批的物资。

此时陛下已经返回成都,诸葛亮一边让霍弋将物资看护好,一边命人请吴懿、相府众人,以及蒲元等人到营帐之中查看。

经过上几次的经验,此时这处营帐已经被单独分隔出来,外围一圈加了护栏,并被中军亲兵看护,营帐又经过了扩建改造,里面干净整洁没有其他杂物,方便宋白传输物资。

到了营帐,诸葛亮留下其他侍从,只带着文武高层进入了营帐之中,众人鱼贯而入,而这次分享的科技点确实要非常丰厚。

“这、这洁白无瑕的是纸吗?”吴懿皱眉从其中一口大箱子中取出了一沓如同上等绢帛一样纸张问道。

众人都凑过来伸出手摸一摸,这纸比他们如今用的麻纸更加洁白均匀,看着色泽洁白,莹润如玉,宛若工艺品一般。

“这纸不知道用料是什么,看着这样子,恐怕比麻纸还要珍贵吧,平日里可不舍得在这上面书写,就是在几案上摆上一张,恐怕也足以点缀厅堂了。”吴懿拿起了一张举起来端详,竟然能均匀透过光线。

汉时早就已经有了纸,只不过此时所用的纸用料还是比较繁琐,经过挫、捣、炒、烘等步骤方能制造出纸,同时造纸原料需要用到树皮、麻、布等,颇费人工,汉末丧乱,造纸困难,还是用竹简为多,只不过太过沉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