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给陇右士人一点小小的雕版印刷震撼:文明昌盛还得是咱大汉!
“这就是那运来的书?!”
“正是,我看到的就有十几箱子,听说里面是崭新的《诗经》《尚书》《公羊传》等先贤典籍,都运到冀县学馆里去了。”冀县城外不远处杨氏一族坞堡之内,杨老太公一边摩挲着几案上那本《尚书》,一边难以置信地听着下人的汇报。
“这纸白的和玉一样,我活了这么大半辈子,从来没见到过这般模样的纸……”杨老太公翻开了这书,一股浓郁的墨香扑面而来。
“这每本典籍字体都一模一样,不知道这汉国到哪里找来了这么多能有这般手笔的书生,能誊抄出这么多本典籍,而且光这《尚书》就有近百本,据说还要分给郡中士子,要他们开馆教学,传授子弟呢!”
杨老太公嗯了一声,小心地翻开这书,细细去看着里面的内容。
一字一句毫无问题,字迹清晰、字体遒劲,是他一辈子从来没见过的精致样子,即便不说送,他同样愿意出数十金买来置于杨氏学堂之中。
他历经沧桑,很明白如今这天下如天水杨氏这般士家所能传承子孙的,除了土地,还有知识。
在典籍主要依靠竹简手抄传播的时代,一卷书很可能就足以让子孙后代研习学问,有立足之地。
但如果果真如这些天传闻讲的,汉国在关中有名为雕版印刷之法的神奇技艺,无需誊抄转眼之间就能拓印成百上千本书,那普通士人之家也就能接触到各种先贤典籍了,从某种角度来讲,这对他们这些垄断着知识的士家并非一个好消息。
但教化民众本总归也是他们这些士族之家的追求,杨老太公恋恋不舍的摩挲着手中这本如同工艺品一般的书籍轻声说道:“这天,果然是要变了……”
……
虽然在冀县并不会停留太久,但姜维还是一件件地把之前和邓德商议的诸多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目前大汉在陇右诸郡以镇静民心为第一要务,镇静民心首要是要守好陇坂,关注魏军动向,尽可能减少在陇右之地引发新的战火。
再者就是要依靠当地郡县官吏和支持大汉的地方大族,带领民众做好粮食垦植。
地方大族很有影响力,姜维对此心知肚明。
他们聚族而居,人数动辄数千甚至过万,相互之间以血缘为纽带,实则施行着如同郡县乡里一般的严明等级,大宗小宗、一房二房地位分明,大部分人同样也要在土地之上日夜劳作。
不过在进军冀县的时候,从汉中送来了一批特殊的物资,那就是工巧部赶印出来的第一批典籍。
兴办学校、推行教化虽然对普通民众没有直接影响,但却是团结地方上层士人非常有效的方法,也是相府加紧安排工巧部用雕版之法、新的造纸之法赶制出一批典籍送至冀县等陇右六郡郡治很重要的原因。
在姜维率部北上之前,汉中赶制出的第一批典籍终于运到了冀县,姜维很清楚这批典籍特殊的作用,所以早早放出消息,要在冀县学馆把这批典籍摆放出来展示展示。
这是让当地乡老大族都见识见识这雕版印刷之法和新造纸之法的成效,更重要的是展示展示获得了科学之法的大汉的昌盛文明。
这一招很是奏效,没出几天,不仅是冀县本地,就是附近乡里、坞堡之内的乡老大族也都赶到了冀县,想要一睹这雕版印刷之神迹。
五月上旬的一天,姜维带领尹赏等人来到了学馆,今日他要做一件事,就是要把这第一批典籍分发下去。
大汉盛时国学州学体系完备,官学私学兴盛,但经历了党锢之祸,尤其是汉末数十年的战乱,国家知识的传播体系遭到了严重破坏,本来就成本极高的教育体系难以为继,从识字认字到典籍讲解很多都退化到了家族传承的模式,兴盛教化成为了不少士人心中念念不忘的理想。
冀县当年在汉末曾是凉州州治所在,学馆规模并不小,只是有些废驰,去年游楚转任天水郡守之后曾经下令恢复学馆,选拔贵胄大族聪慧子弟入学学习。
但还没来得及施行,就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下来,尤其是供子弟学习的典籍实在是太少,是个大问题。
毕竟此时的书确实是太难得、太宝贵了,是对中原士人来讲不亚于黄金丝绸的奢侈品,往往几卷竹简就可能是一个士人毕生所学,就是一个小小士人之家撑起士人之名的传家宝了。
姜维、尹赏等人迈步走进了学馆院子,拥挤在学馆之中的老少看到姜维来了,都屏住了呼吸,齐刷刷盯着这个年轻的冀县后生。
据说就是他从遥远的汉中,带来了几十箱誊写在和美玉一样洁白无瑕、和丝绸一样柔软细腻的纸上的典籍,这个消息在冀县士人之中的冲击力,可谓是如同一道炸雷一般。
厅堂之中坐着冀县当地姜、杨、尹等大族代表,他们已经提前拿到了雕版印刷之法制作的典籍,但是据说一摞摞摆放在精美木箱之中的书,他们还没亲眼看到。
姜维与尹赏进入了厅堂,随即柳隐就指挥着军士小心地抬着木箱搬运进了厅堂之中。
姜维环视四周,朝着尹赏点了点头,他明白尹赏此刻在冀县的两难境地,所以有意要尹赏主持这一重要时刻。
尹赏会意,站到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