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暗流涌动
诸葛亮在郫县与张翼、何祗等人就着稻麦连作之法做了详细的交流,也定下了未来五年大汉推行此法的基本策略,那就是优先在人口稠密的郡县推广此法。
不过正如张翼等人说的那样,稻麦连作之法推行目前来看还有一些限制条件,需要把推行新法与整修水利设施、推广现有成熟种植技术结合起来。
诸葛亮对两人的建议很是赞同,之前大汉就已经设立了治水校尉,去年夏天开始汉军暂时停止了行动,诸葛亮又增设了数名治水校尉,在凉州、益州等地把整修水利工作布置了下去。
另外就是队友宋白提醒在此时期有诸多农书可以使用,去年伯约、伯松攻占了敦煌郡之后,与敦煌郡当地豪强大姓多有交流,而且发现有敦煌当地大姓土地料理的很是妥帖。
了解之下,这是敦煌氾氏一族,他们家族之中流传着一本从农书,对作物种植、整地、收获等诸多方面都做了详细介绍,伯松用一整套刊书院印制的书籍交换了这份农书,而且已经送回了成都。
原先诸葛亮还一直在考虑如何用好这农书,因为他翻看农书,发现虽然记录详细,但是识文断字的士人罕有愿意修行农学者,真正开荒种地的农夫又不认字,这农书虽好,作用却不易发挥。
不过今天何祗介绍的他在广汉郡开课推广稻麦连作之法的法子,可以借鉴到推广这氾氏农书之上,所以诸葛亮又对何祗做了交代,下一步由刊书院再印制一批氾氏农书,用何祗的法子,交由益州、凉州郡县推广。
何祗一听喜笑颜开:“谢丞相,原先我就在想如何更好地传播农法,如今我大汉有了雕版印刷的利器,典籍印制效率大大提升,若是再有这氾氏农书,我就可以分发至各县之中,让各县安排吏员修习,再到田地之中推广,广汉郡垦植水平必然大有提升。”
诸葛亮肯定地点了点头,又说道:“威公、伯恭,这推广稻麦连作之法,和推广广汉郡修习农学的法子都要继续在益州推进。”
“领命。”杨仪和张翼领命称是。
众人又议论了一下大兴农学的诸多布置,这时候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诸葛亮与张翼、何祗两人亲自到了田垄之中,查看郫县田地土地情况、水稻生长状况。
这时候,何祗欲言又止,似乎是有事想说,诸葛亮察觉到了何祗的情况,但此时张翼也在身边,诸葛亮不知道何祗是不是想在这时候向他禀报,所以只是看了他一眼。
不过何祗犹豫片刻之后还是施礼说道:“丞相,下官还有一件事要与丞相禀报。”
诸葛亮点了点头:“君肃,你尽可以知无不言。”
何祗听了心中有了勇气,他知道丞相处事公正稳妥,对待下属同样也是尽力简拔呵护,他讲的这件事牵涉不小,但当面和丞相汇报,反而让他心安。
“丞相,去年我军汉中一战结束后,都乡侯故意延误军情,导致我军汉中陷入巨大危机,陛下亲自领兵远赴汉中才避免了我大军汉中后路被截断。”
何祗讲到这里,张翼眉头也皱紧了,他已经大概猜出来何祗要讲什么了。
“后来他也因为此事,被调回成都,并且被贬为平民,都乡侯此事证据确凿,仅仅是贬为亲民,已经是陛下与丞相宽宏大量了,但今年开始下官听到了一些其他的议论。”
诸葛亮听到这里警觉了起来。
李严事件是去年下半年的一件大事,在第一次北伐结束之后,相府梳理作战之过程,最为凶险的毫无疑问就是魏国荆州大军突破东三郡西进汉中。
这一战虽然主要是由于吴国再次暗地里动作,在江陵、西陵等地与魏军有呼应引发,但更为恶劣的,则是在事前诸葛亮已经明令李严在永安查看吴军动作、永安都督陈到也及时把吴军后撤消息上报李严之后,李严依然选择了压着未及时通报。
李严是先帝临终前另一位托孤重臣,也是前益州牧刘璋的旧部领袖。
李严虽然不是益州人,但诸葛亮很明白有不少心怀他想的人都与李严有联络,李严其实是代表了大汉内部的一股势力的。
所以在罢黜李严的时候,诸葛亮依然是选择了队友宋白在光幕之中提供的方法,在明确李严的问题之后,联合朝野重臣联名上书,褫夺了李严的官职与爵位,废李严为平民。
但诸葛亮明白,李严事件并不会就这样消失,一定会再次以某种形式出现,只不过诸葛亮需要评估这件事可能的波及范围。
“君肃,是什么样的议论呢?”诸葛亮轻摇羽扇不动声色,何祗与张翼虽然诸葛亮很熟悉,也很信任,但两人都是益州当地人,何祗更是因为杨洪的关系,与李严还有联系,诸葛亮也需要摸清两个人的态度。
何祗施礼说道:“丞相,下官当年游荡乡里,是丞相与杨府君奖拔下官,杨府君当年是都乡侯的功曹,他有不少故旧都与都乡侯有联络,甚至是非常熟悉,前不久,有我当年一起在杨府君府中一起共事的同僚来访,说有人对都乡侯被处置一事很是不满,认为这是朝廷对前益州牧刘璋旧部的打压……”
诸葛亮点了点头,无论如何,何祗首先从他与杨洪、李严的关系开始讲起,并且毫不避讳,说明他是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