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384 分歧
第390章384.分歧
银坑洞的洞主,孟节、孟获和孟优的父亲,孟老洞主,死了。
在这个人均寿命不到五十的年代,老洞主能活个五十多岁已经算是非常长寿了。
此时的孟节已经三十多岁了,按理来说正是壮年,继承孟老洞主的衣钵,带领银坑洞继续走下去也是常理。
可是偏偏这里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孟获和孟优的母亲,那位土生土长的南中女性,此时忽然向三兄弟宣布,说是孟老洞主死之前曾经告诉她,说是要传位于孟获,而非孟节。
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南中没有汉人那么多家庭规矩,但是最基础的传长不传幼还是和汉人保持一致的,向来都是嫡长子继位,没有子女兄弟次之。
如今孟获这位母亲忽然这么说,质疑她的人自然不在少数,孟节的仁政也确实收获了不少支持者,因此孟节若是真的和孟获斗一斗,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不过遗憾的是,孟节要是那么干了,他就不是孟节了。孟节自然知道孟获母亲这番话有“矫诏”的可疑性,但是孟节为了银坑洞和十数万兄弟姐妹的安宁,以及自己这个家庭的安稳,毅然决然的认可了这个“遗言”。
孟节毫不留恋地将新任洞主之位交给了孟获,自己则作为副手,辅佐自己的弟弟。
不过孟节不知道的是,孟获听到孟节的决定,第一反应自然是欣喜若狂,然后第二反应就是无尽的鄙夷。孟获觉得孟节就是個地地道道的蠢货,被汉人骗的一点脑子都没有了,放着这么个大好机会不要,居然真的相信那个全无半点可信度的“遗言”。
不过鄙视归鄙视,此时的孟获刚刚接手大权,面子上还是要和孟节装一装的,万一自己直接翻脸,这个兄长立刻造反了怎么办?
不过孟节也没想那么多,只是继续做沉默的实干家,替自己弟弟将银坑洞各类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而孟获也没闲着,他利用自己和祝融氏的联姻关系,成功地说服了火云洞和自己的银坑洞联合。
两个本来在南中都名列前茅的洞府联合起来,其压迫力自然不容小觑。很快孟获就在自己老丈人的支持下实力愈发壮大,开始收复、压迫周围一些较小的洞府。
碍于两洞联合起来的实力太大,这些小洞府没得选择,只能被迫加入,听从孟获的号令。
孟节最开始对孟获这些行为还有些反对,不过孟获立刻告诉孟节,自己这么做也是希望一盘散沙的南中能够联合起来,团结一致而不是相互攻讦,孟节也觉得有道理,加上自己的弟弟如今是洞主,所以不再言语。
而随着孟获的势力宛如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孟获索性带着臣服自己的二十多个洞府宣布自己是南中之王,并且要求其他洞府臣服。
自然是有人反对的,其中就有老油子杨锋。杨锋年岁比孟节小几岁,但是比孟获又大几岁,因此对这个黄毛小二的话是第一个不服,加上银治洞也是南中七十二洞中同样排在前五的大型洞府,没有道理听从和自己相差仿佛的银坑洞的道理。
但是如杨锋这样的洞府可不多,大部分小洞府都宣布了臣服,孟获最后屯兵数万在银治洞领地之外,用武力强行压服了杨锋。
彼时的杨锋可不认识什么汉人,也没有见识过汉军的实力,所以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自然不可能和孟获鱼死网破,只能名义上臣服孟获,但是私下里对孟获的各类指令也都是阳奉阴违。
而孟获除了对外重拳出击,对内也没闲着。在他弟弟孟优的协助下,很快就搞清楚了银坑洞中哪些人心向孟节,哪些人中立,哪些人支持自己。
孟获很快就找了各类理由将那些支持孟节的人从各自的位置上罢免下去,然后换上了自己的支持者,将孟节的权力在看不见的地方削弱了很多。
孟节虽然看在眼里,但是毕竟整个银坑洞都是自己弟弟的,孟节也不愿为此多说什么,依然是勤勤恳恳,打理洞中事务。
最后,孟获终究是成功了,南中七十二洞至少名义上都承认了孟获是南中之王,虽然不少实力强大的洞府实际上依然是中立,既不接受孟获的指导,也不给孟获提供什么支持,实质上还是独立的,但口头上还是将孟获奉为南中之主的,比如木鹿大王的八纳洞就是这样的势力。
但是既然孟获将南中七十二洞团结到了一起,总要有下一步目标吧?很快,孟获就知道益州发生了一些事情,那就是刘备入川之事。
公元211年,刘备入川,第二年与刘璋翻脸,从此在川中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战斗。
而川中乱战,对益南的管理自然就松了。不光那些大将全部调去与刘备进行战斗,甚至兵力也在从益南往成都、巴东等前线战场调拨。
这样的结果就是益南极其空虚,而孟获作为一个颇有投机取巧眼光之人,自然也看到了这个大好时机,立刻鼓动南中各洞府随自己一同,准备好好劫掠益南一番。
毕竟安安心心种地,哪有打家劫舍来的快?
孟节自然知道了这件事,之前的那些他都可以忍耐,毕竟都算是家事、内政,但是如今要和汉人翻脸,孟节对此自然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