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不忘人心
第112章 不忘人心
营帐中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贾逵的脸上,可贾逵此时却是闭口不言,既没有发言应承丶又没有出口拒绝丶抑或是站起领命。
贾逵如此行为,的确也无可指摘。
且不说此地乃是皇帝的中军大帐,就凭此时是战时丶此地是前线,身为国家武官之首的大司马曹休的命令,贾逵也的确无法拒绝。
虽然曹休点了自己的名,但皇帝还在前面坐着呢!因此曹休方才所言,自然也算不上命令。若不是命令,难道自己这个豫州刺史还要给他一个说法吗?
贾逵就这样束手坐在席中,任凭旁人的目光看向自己。
但从曹睿的角度来说,却一时间分不清贾逵是对曹休意见很大丶或者是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
曹睿轻咳一声问道:「贾方伯,大司马所言确实合理。你可愿率部领命?」
贾逵终于站起来答话了:「臣回禀陛下,作战也好丶修筑道路也好,都是为了国家取胜,贾逵自然万死不辞。」
「陛下,臣刚刚听诸公发言,却无一人言及皖城内屯驻的五千将士。臣想在陛下面前问问诸公,待大将军所率步军到来再行南下,这个思路当然是对的。」
「可皖城内的五千士卒又当如何?孤悬敌后,真当城中人心不会涣散吗?」
曹休闻言讪讪回答道:「贾方伯,你来得早,我们几日前在寿春时就议论过了,皖城的城防被反覆加筑过,应该可以坚守一月的。」
曹睿虽然面上没有变化,但心中仍然点了点头。
昔日面对曹魏三万大军围城丶且还有三万军在外围布置。一共六万人的攻势,江陵城都能成功守住半年以上。
皖城是小了些,但八月曹休攻下皖城后,的确将其加筑过,五千人守城一月,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但很快贾逵就给出了答覆。
贾逵并没有大声说话,也没有提高声调,声音还是不急不慢:「大司马也说了是应该。两军决胜,岂能用『应该』二字来揣测军事?」
「胜负要论军力丶论形势,可也要论人心!」贾逵的身子转向皇帝的方向,认真躬身行了一礼:「陛下,臣从豫州带出来的一万士卒,此刻已有四千人被吴军围困。臣请陛下以皖城五千人的人心为念,还是要通知城中之人王师将至!」
贾逵一席话说完之后,包括曹休丶司马懿在内的帐中群臣,甚至曹睿自己都一时沉默。
片刻之后,曹睿缓缓站起身来,看向侍中辛毗。自寿春时,曹睿就已对众人的职责做出分派。辛毗素来清正忠直,此次正是负责两千石以上官员将领的军法和赏罚。
曹睿直接出言说道:「辛侍中,给贾方伯记功一阶。」
辛毗自然出声遵从,皇帝要给臣子记功,辛毗并无权责来询问理由。但帐中其馀臣子的目光却都纷纷看了过来。
甚至贾逵本人都一脸疑惑。
轻轻叹了口气之后,曹睿说道:「朕自洛阳以来,凡十五日而至寿春,再十日而至无强口。其间与众臣百般核算的都是兵力丶粮草丶后勤等等。」
「今日贾方伯之言提醒了朕,两军对敌固然是要看兵力调度,又岂能不看人心呢?皖城之中的五千士卒,不仅是他贾方伯的豫州兵,也是朕这个皇帝的子民。」
「朕的前锋距离皖城只有九十里,又岂能让城中军士被困城中不知消息?」曹睿看向大司马曹休:「大司马,替朕传令给朱盖。」
曹休拱手应承,等待着皇帝下令。
曹睿继续说道:「朱盖不是已经在挂车了吗?朕就要用他骑兵之利,让朱盖留人守住挂车营寨之后,明日开始向皖城方向压去。」
「朱盖还有九千馀骑,而吴军所有骑兵凑起来都比不上他一半。让朱盖向皖城方向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不求杀伤,只求探知吴军战力。」
「而从挂车到皖城一线以南的丘陵,也让朱盖遣人一并探查。」
曹休一边心中记下,一边点头。
曹睿走向帐中挂着的巨幅舆图前面,用手指着皖城以北丶标注了天柱山三个字的地方:「大司马,此处骑兵可以通行吗?」
曹休回复道:「天柱山极险,大队骑兵根本上不去,更何况皖城附近现在应该全是吴兵营寨了。」
曹睿又问:「若遣步兵在山中行进,可以到达吗?」
曹休想了一下后说道:「从夹石丶无强口到皖城一百八十里的平地,北边的山上都有小路存在的,只不过大队人马难以通行。」
曹睿说道:「让朱盖遣一队士卒过去,实在不行就下马从山地步行到皖城以北的山上。侦查形势,然后再定如何通知于皖城守军。」
曹休听闻后答道:「陛下仁德,臣即刻派快马给朱盖传令。」
曹睿点了点头看向贾逵:「贾方伯,卿的豫州兵朕不会弃,任何一军朕都不会弃。且待朱盖的回报吧。」
「陛下仁德。」贾逵也同样拱手行礼说道。
帐中群臣也跟着贾逵一起应和道。
摆了摆手之后,曹睿回身坐下,看着坐在右手边的司空司马懿:「司空,接下来的布置就由卿替朕解说吧。」
「臣领旨。」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