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补粮饷以安军心
崇祯点点头,重新坐回到龙椅上,冲殿门外喊了一声:“王承恩,带他们进来!”
王承恩开门进来,他身后跟着五人。
前面一个乃是京营提督李国桢,后面四人脸上皆颇有骄悍之气,分别是密云总兵唐通、蓟镇总兵白广恩、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山海关总兵马科。
众人一一向崇祯庄重行礼,站立在一旁。
除李国桢外,其余四总兵都是在接到兵部调兵火牌后风尘仆仆赶来。
各人千里勤王一路劳顿辛苦不说,便是本部营兵的饷银也是许久未曾发放,心中都是颇有怨气。
“卢爱卿。”崇祯走下台阶,站到卢象升面前。
“臣在!”卢象升慌忙跪下。
“京师之安危有朕与孙先生,而南下追贼,便交与爱卿。”
说罢,崇祯转身面向李国桢、唐通、白广恩、王廷臣和马科等人,厉声道:“诸位将军,朕命你等随卢爱卿一同南下追击东虏,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众人跪下,齐声应道:“臣领旨,愿听卢督臣调遣!”
卢象升抬头望着崇祯,眼中满是坚定:“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必将东虏贼寇一举歼灭!”
崇祯亲自扶起卢象升,说道:
“朕信你。军中粮草辎重,由朕与孙先生亲自负责,若军中兵将有畏敌退缩不听调遣者,无需上报,卿可代朕处置。此去艰难,爱卿当小心行事,朕会在京城等待你的捷报。”
唐通、马科、白广恩三人见崇祯亲自将卢象升扶起,心想这卢象升当真是圣眷正浓,此次定要好好效力,不能有半分懈怠。
当崇祯说到“卿可代朕处置”等字样时,三人心中更是一凛。
而崇祯这句话也是专门说给他们三人听的,在正史中,杨国柱、虎大威、猛如虎、李国桢、王廷臣五人皆为大明战死。
而王朴、唐通、白广恩、马科或贪生怕死,或在明亡后投降。
尤其是马科、唐通二人,更是三姓家奴,先投降大顺,后投降满清。自己敲打敲打这些骄兵悍将,也有利于卢象升日后节制他们。
崇祯踱步于殿中,神色凝重,目光缓缓扫过唐通、白广恩等人,深知若想让这班骄兵悍将听话,只靠只言片语定是不行,还得靠真金白银,萝卜加大棒双管齐下才有效。
他转头向卢象升问道:“如此,爱卿现可节制多少人马?”
卢象升略作沉思,似在心中仔细核算,片刻之后方才说道:“臣宣大总督标营万余人,京营人马以及各总兵镇兵三千、五千人不等,合计约六万。”
崇祯微微点头,道:“朕如果记得不错,我大明九边将士中寻常步军兵士每月一两银饷,马军每月银饷应是一两五钱?”
卢象升应道:“陛下圣明,确是如此。”
崇祯停住脚步,冲王承恩使了个眼色。王承恩会意,匆匆转身离开,片刻后李庆带着一班锦衣卫抬着几十个红木箱子来到殿上。
崇祯抬手令他们打开,只见箱子里面满满当当装得都是银锭,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着冷冽光芒,还有那黄澄澄的赏功金牌,格外引人注目,众人眼前都是一亮。
崇祯长叹一声:“如今国库空虚,军饷常有拖欠,将士们难免心生怨怼,这些朕都知道。”
卢象升闻言,连忙跪地道:“陛下心系将士,实乃吾等之福。然国难当头,臣等定当肝脑涂地,不敢有丝毫怨言。”
崇祯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温和,道:
“爱卿快快请起。这二十余万银两并非赏赐,而是补发我大明宣府、大同、关宁各镇将士三月银饷,若立战功,再行赏赐。”
唐通、白广恩等人面露喜色,眼中满是兴奋,齐声高呼:“陛下圣恩,吾等定当拼死效力!”
崇祯目光炯炯,威严地扫视白广恩、唐通一班骄兵悍将,道:
“你等虽寸功未立,但千里勤王,也是忠心可嘉,这些金牌朕便先赏赐你等。众卿若跟随卢卿一心杀贼,无论成败,朕定不会亏待你等;但若不听调遣、学祖宽干下祸害百姓、杀良冒功之事,朕定斩不饶!”
唐通、白广恩等人赶忙跪地,神色惶恐,齐声道:“末将定当谨遵圣谕,不敢有违!”
他们进城时,也看见了正阳门前悬挂的祖宽、刘宇亮首级,至今仍心有余悸。
崇祯没有说话,信步坐回到龙椅上,令曹化淳带他们一同护送粮草饷银先回昌平大营,只留下卢象升一人。
“卢卿,近前说话。”
众人退下后,崇祯显得有些疲惫。
为了让卢象升能够没有后顾之忧与清军一战,自己可谓是把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不过就算做错也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卢象升赶忙上前几步,微微躬身:“陛下。”
崇祯轻轻揉了揉眉心,缓缓说道:
“卢卿啊,此次南下追贼,朕虽在京城,心却系于你处。这一战,关乎大明国运,朕将全国可用之兵尽数调与你,就是信你不会负朕,更不会负天下百姓。”
卢象升目光坚定,抱拳应道:“陛下之恩,臣万死难报。臣必竭尽所能,不负陛下所托。”
崇祯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