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出门做工和去青楼卖,哪个更羞耻?
后才发现。
几乎不怎么够花。
他们只能种田。
因为每年需要向官府缴纳税粮。
没有粮食的话,在大明任何地方都生存不下去。
两个孩子面黄肌瘦。
王小娥每天都在想,有没有什么方式能够多赚点钱。
可不管是任何封建王朝。
几乎都没有多少就业机会给女人。
王小娥娘家是东市人。
他的弟弟靠着摆摊卖些小商品。
家境要比他们家好许多。
王小娥的爹娘在种地。
家里的税粮也能交得上去。
过段时间听说弟弟即将要赚大钱。
他们打算去雇佣几个佃户。
这样爹娘也不需要忙碌了。
家里没粮的时候,王小娥回过娘家借粮。
爹娘对她并不怎么热情。
弟弟甚至还骂他赔钱货。
虽然借了10斤粮。
王小娥却被贬得一无是处。
这就是这个年代女人的悲哀。
直到他家门口多了一群人在那里建造巨大的厂子。
王小娥还在奇怪。
这是在建什么?
但她没有想太多。
马上要过年了。
得抓紧时间拾掇一下家里。
最近京城周围几乎没什么贼人和灾祸。
他家男人也敢走得更远一些。
去附近的运河里抓抓鱼。
到山上看看有没有野货。
毕竟过年得见着荤腥。
连荤腥都没有,又算什么过年?
就这样一复一日地过着。
对于王小娥来说。早就习惯了这贫苦的日子。
总比城外的灾民要好。
不过最近城外的那些灾民,都来到了她家门口。
建厂子的官人说在这里帮忙搭建什么劳什子工厂,有粮食领。
建好之后还给发银子。
她家公公见对方条件如此诱人,便也去当了工人。
邻居刘娘总是过来告诉他们不要去。
“官家都是吸我们百姓血的,他们不可能给你们粮食和钱的。”
说着,刘娘还不屑地看着那个工厂上工作的灾民们。
王小娥的公公没有管这些。
他只知道家里的粮食不够,两个孩子还要养。
自己还没到一把年纪。
正是能奋斗的时候。
便去了。
“去吧去吧,不听我刘娘的话,等着吃亏呢。”
可真实情况是自从公公去了那个工地。
每天都能领5斤粗粮回来。
虽然这粮食质量不怎么样。
但能吃就行。
这个年代谁还在乎粮食的质量?
那些放了年的陈粮不照旧卖好一两银子一石吗?
这些粗粮虽然口感不好。从面相上来看,都是今年的新娘。
看到这些粮食的时候,隔壁的刘娘嫉妒坏了。
“这肯定是那些官人的诱饵,你们小心点。你们要他们的粮,他们要你们的命。”
刘娘家也有男人。
可她男人好吃懒做。
把公公婆婆吃死了之后。
男人依旧不劳作。
每年就看天收成些粮食。
把税粮交了,天天就往家里一躺。
家里饥一顿饱一顿,全靠刘娘在拉扯。
这么些年养成了嫉妒,好占小便宜的恶习。
可她也没办法。
她的处境和王小娥一样。
这个世界就没有给女人提供工作的机会。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野外挖些野菜,让自己或者一家人不饿死而已。
就这样干了一个月。
这个年代的厂子其实很好建。
朱慈烺也没有去发明水泥之类的东西。
只是挖好地基,然后用柱子当承重梁。
用木板做好隔断。
弄一个大空间出来就行。
又不是住家,不需要这么麻烦。
厂子建好之后。
官家真的发了五百文钱。
拿到这些钱的时候,王小娥的公公差点喜极而泣。
没人知道这点钱对于他们这个贫困的家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冒险地去山上找些野味了。
也不用下运河捞鱼了。
五百块钱可以买些猪肉,买只鸡,甚至还能买些牛肉。
有了这笔钱,他们这个年都能过得十分踏实。
隔壁的刘娘见王小娥的公公既拿了粮食,又拿了银子。
差点没当着他们的面把手帕咬碎。
“为什么不把你男人叫上一起去呢?”王小娥问道。
刘娘不答,只是转身离开了。
终究还是过年了。
今年鞑子那边很安静。
西北和江南的匪军也是要过年的。
他们没有继续骚扰大明城池。
朱慈烺终究没有在一个月的时间制造出五百台纺织机。
虽然机器并不复杂。
可是真正懂木工技术的人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