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闯王救民,快快开城门!(2 / 7)

正常情况下,每月三两银子,一石粮食。

但这些无法得到足量发放。

在朱慈烺之前,不管是各个地方军,还是京城的士兵。

每月仅仅只发一两。

粮食更是只有四钱左右。

明明大明的士兵战斗力非常强大,却因为这些原因导致军心溃散,完全无法战斗。

反观清军,他们每个月的银子达到了六两,而且都是足额发放。

这种情况下,大明的士兵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虽然朱慈烺能够给出更高的银子,每个天雄军五两都没问题。

但首先,大明的财政确实有些紧张。

哪怕抄了这么多官员也是如此。

其次,朱慈烺手下的其他天雄军都是三两。

所以银子方面,大家肯定都是一样的。

最后就是,朱慈烺能保证自己足量发放,而且,随着当兵的年限增加,银钱也会上涨,粮食同时也会上涨。

如果有人不愿意继续在天雄军待下去,三年之后就能退伍。

当兵期间,所在的家庭有免税政策。

打仗的时候一旦死亡,也会有优渥的抚恤金。

可哪怕这些条件这么的优渥,还是有很多百姓仍旧在观望。

他们有人是从反贼军中逃出来的,自然不愿意再上战场。

而且大多百姓都已经有了土地,安稳的生活当然比危机重重的战场要更好。

于是,朱慈烺开始让天雄军那些做思想的士兵出马。

朱老三负责带队,到处宣传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朱慈烺没有强制征一个兵。

同时,天雄军再次发了一个招募公告。

这一次是招募工匠。

铁匠,木匠,棉花匠。

但凡是有点手艺的,几乎都要。

因为凤阳的发展离不开商业。

商业离不开这些手艺人。

手艺人才能产生商品。

工厂里也需要工人。

那些暂时没有分到地的百姓们,终于也有了事情可干。

这些工匠的招募还是非常顺利的。

给火器局,以及那些新开的工厂们招了不少的人才。

但征兵,还是有些困难。

朱老三带着几个天雄军,每天在征兵的地方,待的都快发霉了。

但凡过去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朱老三都问对方是不是想征兵?

吓得对方抓紧时间逃离了。

事情的转机,来自于另一批人。

左良玉到达凤阳了。

跟着左良玉来的,还有五万流民,和两万大军。

他们是直奔凤阳来的。

到达凤阳之后,左良玉就直接见到了朱慈烺。

左良玉还没来得及安顿,他手下的两万大军和五万流民,需要抓紧时间安顿下来。

这些流民在各种匪患的骚扰下,过得民不聊生。

其中有不少人之前也是府兵。

给他们分田地需要的时间很长,虽然土地还勉强够用。

但户部的工作量太大了,这些工作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搞定的。

于是,这帮流民就盯上了征兵。

天雄军如今在整个大明都算是名声响当当的。

经过简单的询问,大多数人也都知道,天雄军的那些待遇也都是真的。

当朱老三再次把征兵的营帐搭起来后,面前顿时排满了人。

“好家伙,终于有人了!”

朱老三有些兴奋道。

但他也没有被这帮人冲昏了头脑。

想要加入天雄军那可是有条件的。

首先是年龄,必须是十六到三十。

大了小了都不要。

还有就是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太差也不行。

而且即使成功征兵。

也不代表立刻就能成为天雄军。

成为天雄军是需要训练的。

现在征兵的都是屯田兵。

农忙的时候需要下地干活,打仗的时候担任撵重兵。

训练的时间够了,接受的教育够了,能够识字了,才能真的加入天雄军。

同时也能获得三两银子的俸禄。

这些都是在征兵之前就已经说好的。

即使如此,也拥有一大批人要加入。

“先说好,即使成为了屯田兵,也不代表你们半年后就一定会成为天雄军,这是有考核的!”

朱老三非常严肃地说道:“如果考核不过,会把你们逐出天雄军!”

这些规矩,在成为屯田兵之前,朱老三都一五一十地和面前这帮人说好。

于是,短短一周之内,成功征了两万屯田兵。

这下子,那些脏活累活终于有人干了。

凤阳的中等田和下等田,因为距离河岸比较远。

需要开挖水渠。

仅仅靠着百姓,开挖水渠的效率非常低下。

但这两万人一起出动,顿时快了起来。

天刚蒙蒙亮,王鹏就从营帐里起来了。

他是河南人。

在河南的一个小县城生活。

那个县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