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六 你看!他们急了!(除夕快乐!)
大荣复皱起眉头:“所以他是不会愿意我入机宜司的……”
狄进又道:“曹相公为人刚直,又重亲族,朝野上下不免得罪了一些人,若要坐稳枢密使之位,机宜司颇为重要。”
大荣复完全明白了,倒吸一口冷气:“曹利用将机宜司当作自己稳固权势的护身符,现在太后则要我们抢夺机宜司的实际控制权,那便是眼中钉肉中刺,成了宰执的死敌啊!”
狄进看了看他:“你既要入仕,便是在人后,也要称相公,这是对两府重臣的基本尊重。”
大荣复抿了抿嘴:“是!”
狄进道:“太后原本有意,让我提举机宜司,我不愿站在那风口浪尖,受各方掣肘,故而拒绝,但太后又选定了你,你是招安之人,戴罪立功,我无法推诿……”
大荣复不兴奋了,露出苦笑:“下官明白!”
狄进淡然道:“伱是我举荐的人,你一旦入了机宜司,曹相公自然也会深恨于我,这场较量是避不开的!你只需要记住一点,你若真的想在国朝立足,就尽心尽力办事,只要你自己不犯错,若是别人要冤你害你,有我在!”
“有公子此言,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大荣复精神为之一振,发挥出江湖人士混不吝的本事:“我原是戴罪之身,如今能得官职,大不了便是免官!若能立足,从宰执口中夺下肉来,更是一场快事!”
狄进予以认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你入了机宜司后,若有这样的心境,反倒是真能成事的。”
大荣复摩拳擦掌:“那我何时去赴任?是不是越早越好?”
狄进摇了摇头:“我给你的第一个忠告就是,吏部一日不明文任命,你一日不要踏入机宜司的门。”
大荣复格局不行,但并不愚蠢,若有所思,明白了其中的奥妙,拱手道:“下官遵命!”
……
机宜司的任命确实迟迟未下,倒是狄进的官职很快下来了。
秘书省著作郎,直集贤院。
秘书省著作郎,是正七品官位,平常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只要偶尔去秘书省报个道就行了,赵祯设想中那种关进小黑屋,每天更新的情况,实际上是不会发生的。
直集贤院则是在集贤院对书籍进行修撰和编校,同时提供了在浩瀚经卷中苦读的机会,不断充实学问,而这个过程中,中枢大佬都在关注,一旦有什么关键的职务,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些人。
这就是馆职的意义,为中央储备人才。
官职一定,狄进第二日就来馆阁上班。
为求清静,不受打扰,馆阁位于皇城一角,往来之人很少,偏偏馆阁又不止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还有秘阁、龙图阁、天章阁等等,林林总总十数座,这点后世就统一多了,直接一个翰林院多方便,现在狄进则转了一大圈,险些被绕晕了,还是在吏员的指引下,才来到了自己将要办公的集贤院。
嗅着空气中陈年故纸的旧墨香气,狄进徐徐步入,当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印入眼帘,赏心悦目的同时,又不禁想到了与八大王相关的荣王宫火。
那场火不仅把自己的荣王府给烧了,也连累了宫城,三馆和密阁中珍藏着从唐朝、五代开始,直到宋初的各色孤本珍本,还有历代诏书、奏疏等重要的历史资料,在大火中焚之一炬,损失之大,难以估量。
当然更悲惨的还有天子的内库,太祖太宗两代的积蓄,数千万贯之多的财富,全部烧成了灰烬。
而那场火也就发生在十几年前,因此这座集贤院也是十几年间新建的,却再度收集了上万册书卷,再往里面走,顿时看到一处环境优雅的读书之地,其中一张宽大的桌案后,坐着一位紫袍老者。
听到动静,老者抬起头来,正是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同修国史、判尚书都省的刘筠。
狄进上前执学生之礼:“刘公!”
刘筠微微一笑:“仕林来了,坐!”
狄进依言坐在刘筠面前,就见这位曾经的知贡举,目光温和地打量过来:“你拒绝了机宜司之职,是很明智的选择!”
堂堂三元魁首,是最根红苗正的文臣,与情报部门沾上直接关联,就算立下功劳,在部分文官眼中都属于失分项,刘筠就对狄进的选择很是满意,因此态度分外和蔼。
称赞之后,刘筠还提到了《洗冤集录》,所言和吕夷简一致:“老夫看了你所著的《洗冤集录》,表象虽为刑名之事,内中却是我儒家之学,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你若能将之发扬光大,当教化世人,功在千秋!”
狄进露出受教之色:“学生领会!”
接下来就是刘筠的怀旧时间,说着说着,自然又谈到了西昆体的改善,狄进的回话,依旧是省试的思路延伸。
倒不是他不真诚,实在是西昆体的根就在那里,华而不实,夸夸其谈,刘筠固然看到了其中的缺陷,却终究无力改变。
所以狄进所做的,只是满足一位老者人生最后阶段的念想罢了,难得糊涂。
对于西昆体文风的细节改变,进行了探讨,刘筠心满意足,年龄大了,终究精力不济,便举荐了几部在他看来最值得一读的